離岸風電今年躉購費率下修,引發開發商不滿,其中沃旭能源丹麥總部發函通知台灣廠商,「已動工的合約停止執行,未動工的合約重新議價」,長期關注離岸風電議題專家、國泰世華前柬埔寨子行董事長梁敬思說,開發商應適可而止,別得寸進尺,得了便宜還賣乖。
梁敬思表示,能源局去年11月底宣布預定調降今年度躉購費率後,所有開發商聯合展開舖天蓋地攻勢向政府施壓。為助長聲勢,民意代表、下游廠商、商會、律師、會計師、媒體、外商金融機構等一起出來搖旗吶喊。當然,本國智庫、培訓機構及一些學者也沒閒著,跟著鼓噪反對調降費率。政府官員則一味護航,在外資威脅可能撤資後,立刻改口費率仍有調升空間,意圖影響費率委員們本月底決定。
躉購費率在過去數年,本來就公布是每年年底前開會決定隔年新費率,並未保證費率靜止不動,所有開發商從兩、三年前來台灣時就清楚了解、也應該評估過費率變動影響,否則它們僱用的財務及法律專家全都失職。商場上本有風險,即使是績優公司例如台積電或台塑集團,也沒法充分掌握隔年度產品售價,更何況是尚未開工的離電專案。因此開發商若忽視事實,堅持躉購費率不可作調整,明顯就是耍賴皮。
梁敬思說,開發商爭取自身權益的動作本無可厚非,但其説一套做另一套,玩弄「左右逢源」的手法也不宜太過。具體例證包括,不斷表示對離岸風電有長期承諾,但遴選上榜後立即忙著釋股;某一家誇稱至今「已投資270億元」,但連籌設許可至今尚未取得,相信是指「條件式」MOU已簽了270億元,裝出一副大力支持國產化的姿態,其實資金尚未全部到位;不停吹噓離岸風電資金全部由開發商帶進來,但絶大部分是透過高槓桿操作舉借「無追索權專案融資」、發行綠色債券(主要買主是本土保險公司)及證券化商品(由本土金融機構買入),即使部分(30%-60%)由國外信
貸機構保證,開發商自行帶來的國外資金不會超過投資總額15%。
梁敬思指出,賺錢只怕少不怕多,從每度5.8498費率降至5.106元且取消階梯式費率,代表開發商原估利潤減少。但觀察大型風機效率提高會降低成本,美國、越南(約2.6-3.5元)及歐洲等案躉購費率也已大幅降低。何況有豐富實績經驗的外資開發商即使未來賣掉台灣專案公司大部分或全部股權,也不會放棄長達20年營運期的肥厚「運轉維護服務費」和「技術權利金」,因此即使費率為5.106元,開發商的真正利潤應該還是肥滋滋的。若一直硬拗會賠錢或供應鍊國產化導致成本高漲(卻又不提出具說服力的成本數據),實令人難以相信其説法。
他強調,從事如此龐大投資居然只需自備少量資金,台灣提供超高躉購費率,而融資成本低如白菜價格,融資限制條款也寛鬆離譜得不像話,甚至政府還幫忙「要求」本土金融機構配合放款/投資並承擔(原屬開發商應負責的)絶大部分專案風險。老實說,開發商在全世界再也找不到另一個像台灣這麼好騙又好賺錢的地方。
梁敬思表示,勸告開發商們不要太貪心。若堅持費率維持5.106元要撤資,那麼就再見、不送了。
https://goo.gl/tfpqUi
自行判斷^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