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註明:這篇新聞中的瑞幸咖啡是中國那邊的,幾個月前看來都還是來勢洶洶,給星巴克
美國總部不小壓力,沒想到那麼快就遇到難關了。
來源: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332/3739925
大陸共享咖啡「小藍杯」瑞幸咖啡,喊話要「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
。」不料4月工商登記「天眼查」曝光瑞幸咖啡已經抵押咖啡機、奶箱、奶倉等作債務擔
保。
「低價、補貼,拉流量」成為共享經濟燒錢的致命傷,共享單車OFO的前車之鑒,還近在
眼前,共享咖啡恐將步上後塵。
紅極一時共享咖啡「小藍杯」瑞幸,2018年成立,短短一年在大陸22個城市開出2073家門
店,成為僅次星巴克的第二大咖啡連鎖品牌。
兩個月前,瑞幸咖啡創辦人錢治亞還雄心滿滿,喊話今年將新開2500家門店,「超越星巴
克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
不過「天眼查」曝光,4月工商公開資料顯示,瑞幸咖啡(中國)新增動產抵押資訊,擔
保債權數額為人民幣4500萬元。
進一步發現,瑞幸動產抵押物均為咖啡機、奶箱、粉倉,抵押物品遍及北京、上海、廣州
、深圳、成都、蘇州、濟南、重慶、長沙、南京等多地門店,幾乎把目前所有門店的咖啡
機、奶箱、粉倉都抵押出去了。
連咖啡機都抵押出去,顯見瑞幸目前真的很缺錢。缺錢的原因,正是因為瑞幸「低價、補
貼,拉流量」實在太燒錢。
「餐飲邦」微信公眾號報導,瑞幸的迅速擴張,來自「新用戶首杯免費、分享獲贈、買五
贈五、每單抽獎、零食五折、狂發優惠券」等燒錢補貼吸收用戶,和星巴克動輒人民幣三
十元一杯高消費相比,瑞幸咖啡用券後的價格經常不到人民幣十塊錢,同時還能大量獲得
贈飲。
餐飲管理專家陳子良指出,瑞幸咖啡的擴張模式和共享單車一樣,都是以大規模線下推廣
補貼的方式,去拉客吸引流量,早前因為有資本的撐腰,帶來趨利而入的流量飛速增長,
但如果不能儘快找到流量變現的方法,狂歡後的資本抽身撤出,這場商業模式也就變成了
坐吃山空後的「賠本賺吆喝」。
OFO的前車之鑒近在眼前,OFO的失敗和摩拜的收購從根本上證明,共享經濟商業模式靠燒
錢是無法跑通。現在,瑞幸也面臨同樣的窘況,一旦停止烧钱後,瑞幸還能不能存活下来
,考驗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