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celaw (深綠-理性超然-覺醒公民)》之銘言:
: 1.媒體來源:
: 蘋果日報
: 2.記者署名
: 郭美懿
: 3.完整新聞標題:
: 面試5大禁忌 別白目亂問
: 4.完整新聞內文:
: 畢業季將至,社會新鮮人面對職場第一關面試,除了推銷自己,也能從與主考官的問答中
: 展現企圖心。但不少企業人資都說,最討厭求職者問錯問題,不但好印象瞬間崩解,更讓
: 人白眼翻到後腦去。
台灣的人力市場就是被某些人力銀行和號稱管理專家的人搞得亂七八糟
台灣人力市場的透明性越來越差
越差的結果就是 就業成功媒合度偏低
而且找到適合工作或適合員工的成本反而越增加
可是我們很少在媒體上看到對人力銀行或是管理階層的問題檢討
反而都把問題往求職者或受聘者的身上推
這篇記者署名的廢文就是其中一篇
而且廢到文章內容前後矛盾.......
: 禁忌問題1.薪水有多少?
: 金融業人資周小姐說,薪資福利固然是求職者最關心的議題,但最忌直白詢問,「把自己
: 當青菜蘿蔔嗎?」會讓人覺得求職者沒自信,「不值這個價!」而且若你是個人才,企業
: 早端出所有牛肉,想盡辦法留人。
台灣這十年徵人的待遇資訊不透明的程度很高
(直到去年底正式禁止薪資未滿4萬元 待遇不可寫面議)
實際上台灣的中低階職位求職者 受到的待遇比青菜蘿蔔還低
因為市場青菜蘿蔔至少還直接標了價或可以直接詢問 要不要買 顧客自己決定
二十年之前 台灣求職資訊也沒如今這麼不透明
招募訊息放報紙 貼店門口 日領XXXX元 月薪保XXXXX元
以前的求職市場 沒有太多福利可選 也很少有討價還價的空間
但至少多數基礎工作基本薪水是揭露的 (因為大家也不想花太多時間在討價還價)
不知從哪時開始 薪水面議變成常態
當這重要資訊不被公開後 市場也就變得不透明
對於資訊掌握度高的一方(當然是資方...) 自然有操作的空間
勞方議價資訊不足 能力變弱 被各自擊破 也是導致基層工作薪資難以提升的原因之一
「而且若你是個人才,企業早端出所有牛肉,想盡辦法留人。」
這句話也是錯的 大錯特錯
待遇好的外商 更願意跟你談薪資
而且因為外商有更多更複雜的福利組合 (特休 補貼 獎金 認股 選擇權 旅遊)
每個人考慮的都不同 所以更會在面試時討論
也不可能一次就把全部福利端出來
(沒人會在談判時把底牌都揭開 除了被媒體洗腦的可憐新鮮人)
工作本來就是付出勞動力產出換取薪資
面試雙方討論薪資 天經地義
不過通常薪資討論 會放在面試後段
因為前面雙方得確認工作內容和能勝任的程度
但薪資絕對不是禁忌問題
會把這當面試禁忌問題的公司 也不會是甚麼好公司
面試者反而可以用這點幫自己排除掉不佳的公司
: 禁忌問題2.需要加班嗎?
: 加不加班取決於公司的業務狀況與個人效率,這問題會讓面試官覺得你沒責任感、拒絕加
: 班。還有人資面對求職者質疑:「為什麼要加班?公司沒想辦法加人嗎?」讓人資忍不住
: 心中OS:「我現在不就是在加人嗎?」
加不加班實際取決於業務型態和公司管理階層的管理效率
還有該國的勞動法規對勞工工時保障的強度 (台灣這部分很差)
真的在意效率的公司 會直接選用符合該公司效率的員工
或是選擇有潛力員工 訓練讓他有效率的產出
把高工時視為認真或有效率的公司 反而會錯估實際人力成本
但也因為台灣勞工加班的雇主成本很低 甚至連違反罰則也輕
才導致很多無效加班的產生 (這些加班原因還不少出在管理階層的問題)
也因為如此 台灣不少企業的實際運作效率是偏低的
只是靠大家加班 來補足工作效率偏低的問題
加班照法律來看 也應該徵得勞工同意 所以面試時問這問題並沒有不恰當
是因為媒體長期洗腦 才讓大家覺得問這問題不恰當
另外如果還是覺得直接詢問需不需要加班不太好
那也請大家務必問 "加班費給予的方式"
光這一個問題和後續的應對 可以看出這間公司許多端倪
會比直接問"需不需要加班"還能得到更多資訊
: 禁忌問題3.我在這裡可以學到什麼?
: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透露,面談高階主管人選時,最討厭對方說求職原因是「這間公司
: 有很多學習機會。」
這邊就看得出記者沒做功課的地方
張忠謀透露的是"高階主管人選" 而不是社會新鮮人......
因為現在企業對於高階主管的預設基本要求 本來就包含自我學習的部分
所以這對於高階主管來說 不應該是第一順位的求職原因
但對於社會新鮮人來說 好的學習態度是有加分的
: 雖然新鮮人沒有工作經驗,但至少應該展現即戰力,而不是擺明了要
: 公司付你薪水來學習。
公司不是付勞工薪水來學習 這點沒錯
但這點不影響到新鮮人在面試時想知道可以在公司學到甚麼的想法
也有更好的提問方式 可以讓主管覺得你積極 面試者也能推敲會學到甚麼
那就是確認工作的內容和所需要的能力
如果你想多學某些領域 那就問未來這職缺有沒有機會參與相關的工作
這樣就可以推敲 有哪些學習機會
(當然也有可能公司畫大餅 進公司後如果覺得公司根本詐騙集團 那就快離開吧)
: 禁忌問題4.前面那個人為什麼不做了?
: 或許求職者想問的是:「這份工作需要面對的挑戰是什麼?」但因為表達錯誤,會讓人印
: 象不佳。甚至還有白目求職者直接問用人主管:「那你這工作還會做多久?」都讓人資在
: 旁搥心肝。
這問題除非能確定這職缺確實因為有人離開 才開缺
不然直接問確實不是很妥當
而且每個人離職的原因 公司不見得都知道 (這也是前位離職員工的隱私)
公司給的說法 你也很難直接查證
但如果今天有認識的人在面試的公司
這問題反而應該私下問認識的人
因為就算面試問了 也很難得到真實的回應
: 禁忌問題5.太瑣碎或格局太小的問題
: 問題太瑣碎也會讓面試官傻眼,認為格局太小、斤斤計較。像是「幾點上班,幾點下班?
: 」「中午可以蒸便當嗎?」「摩托車有停車格嗎?」「加班會有加班費嗎?」「服裝有要
: 求嗎?」這些問題雖與切身相關,但不足以影響工作意願,應等到最後才提出,且換個方
: 法技巧詢問,讓對方覺得你不是特別針對自身權益,而是希望將工作做得更好。
加班會有加班費嗎?
這絕對是重要問題 不是甚麼瑣碎小事 是勞動契約的重要項目
是雙方重要的共識
至於其他的問題 反而可以等到面試官問有無進一步問題時詢問
服裝和上下班時間只要問的時候 語氣正向積極
並不會扣分
如果你前面表現很好 是公司想要的人
你這樣問 公司有些人會覺得你也想要來公司工作 會更高興
但如果你前面表現不好 公司不考慮錄取你
你也不會因為有沒有問這些問題 影響你不會被錄取的結果
能不能蒸便當 附近有沒有停車格 這類問題
如果不會影響到你是否到職的前三重要考量因素
那不要問會比較好
但如果重要到影響你是否到職的話
那就提出來吧 不然到時條件沒達到 你還是會離職 對雙方都不好
: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90406/38301679/
台灣太多這種亂給新鮮人建議的人資文 甚至是新聞
洗腦新鮮人放棄爭取勞基法的保障與權益 甚至誘導業主忽視勞資雙方的義務
這種新聞也應該開罰才對
作者:
ev331 2019-04-07 11:34:00一堆寫未滿4萬 都寫經常性4萬 實際根本不可能 還不是假球連上班時間 加班是不是常態頻率都答不出來 有沒有心徵人
人資跟業務一樣參差不齊 素質很好很差都有 這很悲哀吃定你你不做就是沒錢 不做拉倒 還有很多人會委曲求全呵呵
推 專業回答 這篇新聞內容真的神扯加班有沒有加班費這不能問?記者是奴性太重還是腦袋有問題?
作者: myth725 2019-04-07 11:44:00
推
作者:
ev331 2019-04-07 11:44:00不是人才連苦都吃不了 我廢材啊
作者: Tamajam 2019-04-07 11:47:00
照原文的邏輯大概也可以寫一篇文字工作者的禁忌了
作者:
ubcs (覺★青年冒險蓋)
2019-04-07 11:47:00資方就是用香蕉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