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無1~6小標格式或未依順序任意刪除者會被刪文
1.媒體來源:
聯合報
2.記者署名
記者張裕珍/即時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政府推母語課時數少 李佳芬批:是在呼攏嗎?
4.完整新聞內文: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妻子李佳芬第2場「佳芬講堂」在桃園舉行,由於桃園新住民眾
多,也是她首場針對新移民的政策講堂,李大談親子互動故事,還提及對語言學習的觀察
,認為現在孩子要學的科目太多,「一年365天,真正上到母語只有28小時」,她認為根
本不夠,並批政府是在呼攏嘛!政府發展語言教育應重視更多交流,讓有生命的語言永續
。
李佳芬日前在佳芬講堂才因學母語在學校學浪費資源等言論,引起不少討論,今天的佳芬
講堂談及語言教育,李仍侃侃而談,她說,日前到菲律賓、越南參訪,有感東南亞有豐富
人力與資源,台商也很懂得如何布局,彼此通婚就是親戚、一家人,有台商在越南開設雙
語教育,主推越南語和英語,就是因為知道國際化社會來臨,逃都逃不掉,積極推展語言
教育。
而在台灣,李佳芬認為,孩子要學國英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活科技,還有音
樂美術等,要如何分配學習語言?就她所知,有的學校拿掉音樂、美術課,就是因為課程
太擠,她認為國家政策一定要考量孩子的未來,並說孩子一學期掐頭去尾扣一扣,真正上
課大概13周到14周,一年上到母語只有28小時,反問台下觀眾「這樣夠嗎?」直言政府在
呼攏。
「語言是有生命的!」李佳芬說,語言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你使用它,語言才能存在,若
只作為學術之用,未來只會束之高閣,甚至流失不見,她認為,語言要能被充分使用,政
府應該大力辦理活動,把家長力量拉進來,像是朗讀、演講、戲劇、歌曲都可以,讓孩子
去學習,大一點的學生可以到越南廠商去實習,由政府連結台商,讓孩子實習之餘可學習
語言。
李認為,就語言學習方面,新住民姊妹的下一代就占了先機,在家裡就可先學習使用,並
舉例自己的孩子台語就很好,並說語言一定要用才能延展,彼此溝通也能促進親子關係,
孩子學會語言之後,未來到國外與人交流,就能用對方懂的語言,去闡述自己的文化特色
。
今天的佳芬講堂也找來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林麗蟬與談,林是來自柬埔寨的新住民,用心兒
女教育,她發現,目前學校推動母語面臨不少困境,有校長說時數不足、找不到老師,變
成要雲端教學,但雲端教學效果有落差,她認為,推行母語教育是好意,但實際執行面要
檢討。
李佳芬在講堂當中,也分享自己家庭與婆媳互動關係,她說,台灣很多年輕人不想生孩子
,這是國安問題,自己很愛孩子,因此一個接著一個生,也深刻體認什麼是「心肝寶貝」
,至於婆媳關係,李佳芬強調,婆媳關係最重要是在先生身上,她認為夫妻吵架吵不出「
理」字,夫妻吵架,丈夫應就抱抱太太,抱下去就「一皮天下無難事」,台下聽了都會心
一笑。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12702/4155066
6.備註:
佳芬姊今天做出回應了 反對母語教學的原因是時數太少 根本沒用 不如取消
你要搞母語教學 就要增加時數 或者讓新住民回家鄉建教合作 這樣學母語才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