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風傳媒
2.記者署名
盧逸峰
3.完整新聞標題:
林佳龍發言「少數委員決定國家政策」 交通學者請辭、發起連署籲尊重專業
4.完整新聞內文:
2019-11-24 16:38
交通部長林佳龍22日受訪時提出「少數委員決定國家政策」的說法,引起交通學界強烈反彈
,更被外界批評為「失言」,淡江大學運管系教授張勝雄也開出第1槍,以不滿桃園鐵路
地下化成為「錢坑」、無力把關等理由請辭審查委員。
以請辭表達抗議後,張勝雄發起連署,呼籲決策者聽聽眾多專業界的心聲與建議,並尊重
專業,立法規範建立合理公開的政治決策與審議制度。張勝雄向交通部提出改革建言,包
括「建立公開且制度化的審議機制」、「公開所有重大交通建設的報告與審議過程資訊」
、「重新檢討台鐵捷運化、立體化政策」等,強調應避免決策者以一己之見武斷做出決定
。
張勝雄說明,重大交通建設事涉交通運輸、都市建設、經濟發展、環境生態、土木機電營
建等眾多不同的專業領域,短期的財政支出,動則數百億、甚者上千億,影響的層面廣且
深,一旦決策錯誤就可能成為「蚊子建設」,然而,為了履行政治承諾,決策者只能一意
孤行,封閉所有問題討論空間,選舉前的一時承諾,可能造成後代子孫的長遠負擔。
前台北市交通局長:「交通平權」窄化成「台北有,為什麼我們不能有?」是悲劇
前台北市交通局長、淡江大學運管系教授羅孝賢則表示,重大交通建設的自償率雖不是唯
一考量,但如果自償率過低,連票箱都沒收入,蓋個蚊子軌道系統,沒人搭,豈不是禍遺
子孫?
羅孝賢指出,「交通平權」的意識當道,但當把交通平權的論點窄化到「台北有,為什麼
我們不能有?」那就是悲劇。羅認為,政府絕對有義務要滿足民眾「行」的需求,但滿足
的方式有很多,不只有捷運或軌道系統,每個城鄉都有它階段性適合的交通方式,如果蓋
了新的捷運路線,但民眾還是使用私人運具,那恐怕會淪為大錢坑。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bit.ly/2QNjjyO
6.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