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公視新聞網
2.記者署名葉鎮中 陳寧屏東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屏東可可產業日益蓬勃 農廢處理成考驗
4.完整新聞內文:
屏東種植、加工的巧克力近幾年來不斷得到國際賽事的肯定。不過,勃發展的可可產業也
遇到了農業廢棄物的困擾,加工之後的可可果殼,除了用堆肥處理方式,能不能開發出新
的再利用價值?帶您來看看,這個屏東的新產業,如何走向循環經濟的旅程?
外表鮮艷的可可果,有綠有黃有紅,剖開後裡面飽滿潔白的可可豆,就是巧克力的原料。
過去,在台灣想吃到巧克力只能仰賴進口,現在位在國境之南的屏東,也出現了土生土長
的巧克力。
屏東縣可可莊園創辦人洪誼靜說:「因為檳榔吃的人口越來越少,也不健康,所以我們就
想說可不可以轉做其他的經濟作物。後來發現,屏東很適合可可的種植。」
屏東是世界上少數擁有完整產業鏈的巧克力專區,從種植、加工到銷售,都有專業者投入
,可可樹的種植面積也持續增加,目前已經將近三百公頃。不過,加工之後剩下大量可可
果殼,卻成為讓農民困擾的農業廢棄物。
工研院中分院副執行長李士畦指出:「可可其實是一個,它可以有很大的循環利用的空間
,最重要的就是說,因為可可我們在做使用的時候,大部分只用它可可裡面的可可子的這
一塊部分,大概只是它重量三分之一不到。剩下的部分,含有非常好的我們化妝品原料所
需要的營養的成分。」
有些素材,對一個產業來說可能是廢棄物,對另一個產業來說可能是資源,要如何進行跨
產業整合,是推展循環經濟的一大考驗。位在屏東市,剛啟用不久的農工循環基地,未來
將扮演屏東在地農漁業和製造業之間的媒合平台。
屏東縣城鄉發展處處長李怡德說:「循環的概念本身,它就不是一個線性思考,它也不可
能是單一個產業或是單一個產品能夠構成一個這個循環。不同的特性整合在一起,才會構
成一個比較真正的循環。」
從線性經濟,走向循環經濟,讓這條從產地到餐桌的旅程,能夠更友善土地,一顆顆可可
果不只是巧克力,也蘊含了循環經濟的潛力。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58857
6.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