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一個小國,除了小,而且還地理封閉
除了少數真正國際化的企業,大部分都受限於各種貿易障礙,只能打國內市場
而台灣的國內市場很小,很多行業沒辦法規模化到足以產生合理的利潤
例如中華電信資料量 1 單位,中國移動的資料量就有 100 單位
他不只 BigData 比你 Big
收益比你多 10 倍
研發經費也比你多 10 倍
那AI想當然爾,也比你更A,沒有 BigData 要A什麼I
中華電信只是一個舉例,台灣的企業基本上什麼都小
規模小就經費少,經費少就研發能量差
不是義和團的嚷嚷「台灣人不比人差」就搞得出來的
退一萬步好了 假設台灣人真的很罩 一個能打對方2個
但人家研發經費比你多 10 倍
不是每個企業都是 TSMC 啊
沒有研發經費怎麼辦呢 就哭政府產官學研要幫忙分攤研發
那試問 在同樣的經費規模與條件下
(1) 在大國裡 大國的大企業A 自己聘僱研發部門 自己研發
(2) 在小國裡 小國政府的科技部 分攤指揮10個學校 20個教授 幫小企業B研發
請問長久下來 哪一個研究會比較靠譜 有用有效 真正幫助到企業
這不用想就知道答案了吧
台灣極為龐大的科研投資都是完全浪費的 你看有時候報
會說什麼「台灣是世界前幾大注重科研投資的國家」 那整個都是虛的
這樣已經過了至少20年 可能有40年了 怎麼辦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