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是唐朝時期『原籍高麗』的鐵勒人
http://bit.ly/370zE7A
客家人所信仰的三山國王, 其原型乃是寧化石壁的三聖廟,當地籌資興建三聖廟的張氏
家族所留族譜提供了客家族群起源的最關鍵證據。
張氏族譜提到說, 三聖是原籍『高麗』的唐、葛、周三位將軍,所以陳教授認為客家人
的起源與朝鮮族有很密切的關係」。
「舊唐書提到了唐太宗安置鐵勒諸部後,設置了『高麗州』, 這個地名雖然在新唐書以
及其他典籍均改為『高闕州』, 但史書上也記載唐朝廢州後, 改設魯麗等州, 可見這
個『麗』字也不是隨便出現的, 舊唐書的記載必有所本,也不能輕易地以史籍記載有『
錯字』視之。」
「潮汕地區的三山國王傳說裡, 也跟寧化三聖廟一樣,提到了薛仁貴征高麗的故事,
而且呈現的方式, 暗示了薛仁貴靠著三山國王的力量才有救駕之功。」
「相對於潮汕的三山國王傳說,張氏族譜的記載更有歷史立體感, 因為它特別提到了薛
仁貴『三箭定天山』以及『唐太宗敕封天山鎮將』的情節」
「三箭定天山是新、舊唐書等正史都有記載的事實, 但新唐書還特別記載了薛仁貴所率
領的唐朝軍隊涉及了一些不法情事, 以致朝廷不得不再派遣同為鐵勒族的契苾何力將軍
前往招撫的過程。綜合這些史實,我們可以審慎地推斷三將軍既為『天山鎮將』, 必與
鐵勒族有關, 進而也可與『高麗州』連結。所以, 『原籍高麗』一語, 並非指三將軍
係原籍『高句麗國』, 而是原籍『高麗州』之大唐王朝所屬鐵勒部領袖。」
「高麗州的居民以鐵勒、稽胡為主, 兩者都是唐朝重要的兵力來源,雖然史書記載鐵勒
部民侵擾當地原住民,但在崔知溫上書要求將渠等遷往河北道時, 他們還知道要依照中
國官場的規矩, 透過同族裔大將契苾何力代為向皇帝說情, 可見這些鐵勒族人並不是
故意不遵守朝廷法令的化外頑劣刁民,其侵擾之行為, 並非不能以法治之, 強行遷徙
, 合理推測, 必另有軍事之目的也」
「最直接的證據是時間點的問題,高麗州的鐵勒渾、斛薛部人民在西元665年遷往河北道
, 次年的西元666年(唐高宗乾封元年8) 唐麗全面戰爭就爆發了,到了668年, 高句麗
就亡國了, 兩者間顯然有一定的因果關係,尤其鐵勒人強悍善戰, 河北道與高句麗近
在只呎,朝廷絕不可能不徵調他們參戰。」
回頭檢視張氏族譜的記載, 可知寧化三聖廟所供奉的天山鎮將顯然是被薛仁貴誤殺的三
位鐵勒將軍, 而原籍「高麗」州的鐵勒人乃是來自斛薛部。唐朝政府設有「典客署」來
處理歸化人(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新住民」)事務, 與漢朝政府以鴻臚卿管理南匈奴部
眾作法一致, 所以, 客家其實就是歸化唐籍的外族人士。
住在高麗州的鐵勒斛薛投入高麗戰爭後, 在西元669年與稽胡府兵及高麗宇文部遺民一
同被組織「嶺南道行軍」,在陳政將軍(其子即為著名的開漳聖王陳元光,曾有詠讚三山
國王之詩作傳世, 詩中出現「遼東建神幟」、「平遼斷穢侵」等句子, 足為三山國王
與唐麗戰爭有關之佐證)率領下遷往嶺南平亂,這就是最早的客家人。
但客家先民不只有斛薛部, 應該還有靈州原住民— 稽胡、鮮卑人民以及一些高句麗的
遺民。有關稽胡的部分,其實在唐音中, 「稽」、「客」兩字同為kiet音,「客」讀為
hak似乎是在南遷之後, 順應山哈畬族才出現的變音。
而且中國大陸新疆人民出版社所發行的「西北民族詞典」中,亦說明斛薛是由斛律部(該
部著名領袖斛律金曾創作「敕勒歌」傳頌千古)及薛干部所組成。薛干部雖非有名之部落
,但魏書、北史均有所載, 該部源自高車(即鐵勒、敕勒之前身), 以今日陝西延安為
主要根據地,曾被編入鮮卑部落, 乃係匈奴赫連氏之忠貞盟友, 胡夏王朝之首都—統
萬城居民即以薛干部為主體11。薛干部所居住區域實與後世之稽胡重疊, 顯示薛干部同
時為斛薛及稽胡之祖先,「客家」之名應即係來自「稽家」( 另稽字亦有居留、停留之
意,與客字相通)。
此外, 綜觀北史、魏書均將薛干部與匈奴宇文莫槐放入同一篇章予以論述,並曾提及宇
文部最後一位領袖— 宇文逸豆歸遭受慕容氏致命打擊後, 即投奔高麗, 顯示宇文部與
高麗有密切的關係。
宇文部的主流歸化高麗後的下落, 史無明文之記載,但其另一支系則取代西魏,建立了
北周政權, 周書則將宇文逸豆歸之名改為「宇文候豆歸」, 可間接證明逸豆歸及其所
部未曾回歸中原, 才改以「候豆歸」望君早歸也。
隋唐兩代屢次征伐高句麗, 雖有維護國家安全、東亞秩序之總體戰略考量,但希望淪陷
在高句麗境內的華人回歸也是主因之一, 而這些歸化高麗的華人恐以宇文或後來逃往高
麗的斛斯等部民為主。高麗境內的宇文部民由於與隋唐兩代統治者均有親戚關係,在中
原王朝征討高麗的過程中, 似曾發揮一定的作用。在高麗全盛時期, 他們可能會幫著
防禦中原的攻勢,例如隋朝的宇文述就曾中計深陷高麗內地, 而出面去引誘宇文述的高
麗細作可能就是同姓宇文的華裔人士,才能夠那麼快速地取得宇文述的信任。
而唐太宗雖未實現征服高麗的夢想, 但在他東征的過程中,曾在高麗安巿附近的鳳凰山
有過「鳳凰拜祖」的傳奇經驗, 按鳳凰為天上之王, 與「宇文」即「天王」之意含義
相符, 所謂「鳳凰拜祖」或係指涉高麗籍宇文部民願配合唐軍征麗戰略,希望回歸中原
之真實歷史事件。
依據通典的記載, 西元年一部分之高麗遺民被遷往嶺南,這些人絕不可能自行前往,
而應係由唐軍押解而至。再配合其他文獻的記載, 西元年恰有鮮卑籍之歸德將軍陳政率
領嶺南道行軍南下之重大軍事行動, 從開漳聖王詩作來看,該行軍之成員與唐麗戰爭有
密切的關係, 可據以合理推測行軍應另負有押解高麗遺民之機密任務。
而這些高麗遺民容或並非扶餘血統之高麗族人,應係高麗化的斛斯與斛薛同族或宇文部
民, 因為宇文氏在唐朝係列為「二王後」, 由典客署予以優待及照顧, 也使得「客家
」之名因有「二王後」之加持, 而更昭顯其尊榮,並能將此一族號流傳千古至今。至於
斛斯部則係隋朝楊玄感之亂時,投奔高麗之斛斯政一族, 根據隋書的記載, 後來被高
麗出賣解送中國殘酷處死, 但因史無記載其九族一併遭誅, 可以推測斛斯族仍續留居
高麗境內。
五、客家形成與最初人口推估:
學者葛劍雄先生在其所著「中國移民史」中,指出歷代王朝都會將自己人遷移至新征服
領土或邊防重地, 以達到鞏固國防及內政統治之目的, 這一點也可以用以說明客家族
群形成背後的唐朝領導人政策考量的因素。
筆者認為客家是在唐朝政府傑出的政策運作下所形成之民系,其過程類似保加利亞之情
況, 即以保加爾突厥族之稱號作為國名, 但其基層民眾皆斯拉夫人, 文化也完全斯拉
夫化19。有鮮卑背景的唐代統治者精通古突厥語,能與北方民族直接對話, 為了強化對
嶺南之治理, 將同屬胡族、深獲朝廷信任的步落稽府兵、鐵勒斛薛部以及原高麗籍之斛
斯及宇文部民(三者均屬突厥族, 但稽胡可能有閃族或印歐人血統)派往嶺南, 其作法
與清朝在各地派遣駐防八旗,以及國民政府遷台後, 在各大城巿配置外省籍軍人相同。
除了突厥系統的北方胡族之外, 嶺南道行軍進駐防區後又融合了畬民,這些由胡越合成
的原初客家佔後世全體客家人口的6.1%, 其餘93.90%的客家人則主要係為躲避黃巢之亂
,而逃往客家山區之唐人後裔。當然自永嘉之亂以來南遷的漢人, 以及宋元明清等代移
入客地的漢人, 也不能排除後來成了客家族群的一份子, 但由於客家民間傳說的時代
背景集中在黃巢之亂的描述,我們有理由相信客家先民的主體乃形成於唐末。在唐末特
殊時空環境裡, 他們相互扶持、保存純粹的唐人文化, 其論述如次:
(一)遷往嶺南之高麗戶數: 28,300戶÷4地=7,075戶20。
(二)嶺南之高麗人口數: 7,075戶×5人=35,375人。
(三)以步落稽府兵、鐵勒斛薛部及高麗斛斯及宇文部各佔3分之1的比例計21, 西元669
年遷往嶺南的原高麗籍民以及負責押解他們的唐兵部隊總數達35,375人×3部=106,125人
。(西元630年鐵勒斛薛部歸化唐朝, 另有其同族在裡海建立信奉猶太教之可薩汗國,斛
薛部於西元666年在唐高宗、契苾何力及崔知溫君臣唱三簧的巧妙安排下, 遷移至河北
道, 並即投入唐麗戰爭)
(四)開漳聖王陳元光將軍指出「胡越百家」, 扣除胡戶58家, 畬戶應有42家, 由此推
估當時融入客家的畬族約有76,849人。
(五)現代畬族共有709,592人,回推到唐代, 應為35,480人, 與前述融入客家的76,84
9名畬族合計為112,329人, 其人數與原初客家相當。顯示近3分之2的畬族融入客家,
但仍有3分之1強的畬族保持獨立族群之地位,證明原初客家致力同化以平衡畬族之力量
, 但也不願將所有畬族均納入客家, 以免造成「由量變到質變」的後果。
(六)原初客家之人口數: 胡越百家總合共有182,974人,由朝廷所設典客署管轄之, 爰
稱為「客家」。其中操突厥語者佔58%,操畬語者佔42%, 但兩者共同作為唐朝之編戶齊
民, 均改用標準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