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犯罪的人,在犯罪的當下,都不是自己,是另一個人。我們每個人,身體裡面都有兩
個人,一個好,一個壞。你看到的好人之所以是好人,不是隨隨便便來的,是他想做壞事
時,他身體裡的好人打贏了壞人,他才變好。而這打贏,也是不容易的,有時會打輸。體
內壞人贏了,他做了壞事,成為你看到的壞人。而身體裡的壞人是永遠打不完的,你需要
練習,每一次都要小心打贏,因為一輸,整個人生可能都輸了。至於你看到的壞人,他每
次壞的念頭起來時,好人都輸了,輸了一次就會越來越容易,就會輸五十次;輸五十次就
會變習慣,越來越熟悉輸的感覺,就會輸五百次;輸了五百次,到最後也不想贏,乾脆輸
五千次,輸五千次就萬劫不復了,讓身體裡的壞人每次都贏,自己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壞
人。所以這種人其實很可憐,非常可憐,我們應該悲憫他,他連體內最簡單的善惡之仗都
打不贏。但是,話又說回來,誰說善惡之仗是簡單的呢?我們自己不也好幾次都差點打不
贏,還好我們有家人、親人、朋友幫我們。所以當我們從悲憫的角度去看這些罪犯,我們
會豁然開朗,不會再以暴力為出發點去懲罰,而是希望他們下一次遇到內心善惡交戰時,
善的一方能贏。別忘了,我們之所以不犯罪,是教育,是家庭,是無數身邊的人的影響和
幫助,我們才是現在的我們,我們才是所謂的好人。那麼,為何不幫助這些罪犯?他們今
天會變這樣,也是家庭,是無數身邊的人的影響和拖累,我們脫得了關係嗎?撇得清責任
嗎?一旦起了悲憫心,就應該想想為什麼教育在我們身上可以發生影響,卻沒有在他們身
上造成結果?一旦起了悲憫心,就應該明白這些罪犯是世上最懦弱的人,他們不敢和內心
的邪惡對抗。我們就會明白:還需要很多人的努力,還需要很久很久,才能讓教育在所有
人身上產生好的影響。起了悲憫心,絕不表示我們多偉大,而是如果不這樣做,不號召更
多人一起努力,如果只是繼續冷漠,下一個受害者可能是我們身邊深愛的人,甚至,自己
。(王竹語《淚佛》頁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