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一堆新聞、文章在表達台灣各行業受疫情影響的狀況,
但我想說的是,這些狀況目前來說應該是無解吧。
看看其他嚴重的國家,封城的、WFH的,遠端上課的,
台灣目前來說,已經是在能力範圍內最自由的國家之一。
今天看到幾則新聞(抱歉,非針對特定店家或行業),
有開了五十年的餐館,以前一天動則20~30萬的營收,
二個月沒生意,各虧了二百萬,打算要暫時歇業。
有遊覽車業者年初貸款買了一千多萬的遊覽車,結果遇到疫情,
觀光業、飯店、餐飲等等。
但我想問的是,現在台灣開放了觀光客,疫情爆發了,台灣人才真的不敢出門,
現在百貨業勉強還有一點點人潮,戴上口罩,快速買完回家。
真的疫情爆發了,台灣宣布全面封城一個月,大家能想像是多可怕的事嗎,
觀光業還是店家死的更快,連雞排攤都沒人買。
以前月入三四十萬的店家,二個月生意衰退就當他全空好了,就撐不下去了。
政府補助你就敢去嗎??
話說我很喜歡台北某飯店的餐飲,在忠孝東路善導寺站旁邊,
有天趁著優惠活動,三月底就去住宿,看到晚上樓下以前要大排長龍,
提前預訂的BUFFET,用餐時間只有不到三十人,
試問讓你打對折你就會去吃嗎??排隊去搶位子嗎??
飯店一晚補助一半你就會去住,然後大家擠夜市觀光景點嗎??
現在的問題不是在金額,是在沒人敢去,不去的原因不是太貴,而是不要去人潮多的地方
所以拜託,不要再抱怨沒人潮,看看國外,你該慶幸的是你還能開業,而不是強迫休業。
遊覽車有十台的公司,說之前沒賺錢,你敢投幾千萬去貸款買車??
敢去租店租一個月二百萬的店家,之前說沒賺錢你相信??
這不就跟瓦斯一桶漲20元就說撐不下去的小吃攤一樣??
業主有很大的資金壓力大家都了解,有時槓桿玩的太大轉不過來也能理解,
但只能說國外疫情沒有好轉的前提下,航空不會復甦,就也不敢開放國際旅客,
台灣也不敢跟以前一樣衝夜市,補助只是渡過金難關,不是幫你承擔負債,
也拜託不要像某政黨提那什麼狗屁政策,每戶補助多少,這計算版本小學生都打槍,
我也不需要政府的支助,拜託把資源給有需要的企業跟民眾,我OK,他先補助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