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中時
2.記者署名:
19:22 2020/04/30 中時電子報 楊家鑫 、張鈞凱
3.完整新聞標題:
兩岸山雨欲來 北京對台恐「推倒重來」
4.完整新聞內文:
繼2019年8月「鑒於當前兩岸關係」暫停陸客來台自由行,大陸4月9日又以「綜合考慮當
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兩岸關係形勢」為由,宣佈暫停陸生來台升學試點(試辦),這對
於兩岸關係無疑是一個重大訊號。
對台再出招 陸生止步
大陸暫停陸生試點並非沒有前兆,三個月來,陸生已成為兩岸間的「政治沙包」,有
7,500位學生被卡在境外。即使大陸湖北、武漢已陸續解封,台灣也不願取消管制,有些
陸生只能走上休學一途。
台灣開放陸生來台就讀始於2011年,學位生從2011年724人,逐步升至2015年1,967人,隨
後下滑至2019年702人。若加上數量更多的短期研修生,一年陸生最高達約42,000人,但
同樣在2016年政黨輪替後急速減少,2019年剩下25,000人左右。大陸暫停陸生來台,除了
對私校造成衝擊之外,更為重要的是,留學生是兩岸長久交流的積極訊號,更讓兩岸學生
交流具備重要指標意義。
曾於2009年至2011年擔任前陸委會主委賴幸媛辦公室主任的施威全就表示,當時力推陸生
來台的最大目的在於,他們將會是最瞭解台灣的大陸人,這也是台灣最重要的資產。「台
灣失去這個籌碼,從長遠的兩岸關係來看是不健康的」。
事實上,中斷陸生並非孤例,面對兩岸局勢變化,大陸早就在出手。在外交上,蔡英文執
政第一任期不到四年斷交七國,美國的介入和喊話仍止不住斷交潮;在軍事上,大陸近來
軍機多次繞台、跨越中線,「遼寧」號航母更直接在台灣周邊海域航行,機艦繞台已常態
化,完全不受新冠疫情影響。
「勇於鬥爭」 北京不怕改變
一直有觀點認為,大陸為了統一台灣,不會切斷既有與台灣的交流管道,但這種想法顯然
不明瞭中共的邏輯和作風。從上述近來北京對台的軌跡來看,何以北京一改過去「讓利」
思維,致使兩岸交流試點首當其衝呢?
首先,必須瞭解習近平「勇於鬥爭」的個人作風。2017年,中共十九大報告就昭告2049年
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並與實現國家統一連結起來。
2019年初,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談話中,習近平更提出「兩制台灣方案」,強
調兩岸問題「總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揭示大陸正式展開實質統一進程。對於習近平而
言,必要時「推倒重來」,不是不可能。
另一方面,在此過程中,大陸面對的是中美博弈與日俱增的矛盾衝突,台灣全面親美,已
成為美國掣肘中國大陸的最佳棋子。與此同時,民進黨政府強化台灣內部「反中」情緒,
以反制「兩制台灣方案」為由,修訂國安五法、通過《反滲透法》,更在「中華民國台灣
」、美台關係,以及參與世衛組織等議題上大做文章。
北京不可能無視於此,自2019年開始逐步打開其對台「百寶箱」,一步一步丟出對台工具
,正是在以上內外政治背景所鋪墊下可預期到的結果。
隨勢而動 ECFA存續是指標
事實上,大陸對台政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客觀現狀調整。此前中國大陸長期維持「
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主調,而當兩岸破冰,2008年兩岸隨著馬英九當選進入「和平發展
」時期,大陸對台也側重於「讓利」邏輯,其中《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最具
代表性。
然而,2016年民進黨再次執政,對北京來說,兩岸形勢已與過去大相逕庭,不可能依循過
去的路徑處理對台事務,對台政策自然發生了變化。
在蔡英文第一任期,大陸從「讓利」走向了「軟的更軟、硬的更硬」兩手策略,相繼推出
「31條」和「26條」惠台措施。同時也加強對民進黨政府的出手力道,斷交、斷陸客、斷
陸生,都是手段之一。
至於取消陸生來台會不會是「最後一步」?關鍵風向球便是今年屆滿十周年的ECFA存續。
國安會2019年便研判大陸可能會以ECFA對台施壓,但當時兩岸學者多認為可能性不大,連
大陸國台辦都沒有正面回應。
但此一時彼一時,不久前大陸涉台經濟學者唐永紅公開撰文表態,認為在民進黨政府不斷
推動台獨的背景下,終止ECFA才有助「反獨促統」。加上大陸取消陸生來台,取消ECFA似
乎變得不那麼「不可能」。
ECFA終止對台灣經濟的影響,目前說法不一。國貿局統計2019年出口適用早收清單金額僅
198億美元,認為對台外貿影響相對較小;且評估主要衝擊產業為石化、運輸工具及部分
農產品,若恢復課徵,關稅約在5%到10%之間。
經濟部長沈榮津此前評估,若ECFA終止,只會影響台灣外貿約5%。不過,台灣官方沒說出
口的隱憂則是,除了198億美元泡湯,背後更是每年近2,000億美元的兩岸貿易額能否安穩
。大陸佔了台灣總出口的40%,若失去兩岸友善和平的象徵符號ECFA,台灣對於外部投資
人而言,風險將會大增,產業、人才外移,也是可預見的情況。
是故,對於ECFA存續問題,陸委會不斷重申「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可見政府對
ECFA的重要性是「心裏有數」。ECFA存續或許仍是未知數,但必然是北京重要對台工具之
一,也是大陸對台政策會否「推倒重來」的重要指標,對兩岸關係的意義更在於「勿謂言
之不預也」。
推倒後如何重來 考驗台灣
習近平2015年曾提出「九二共識」若遭破壞,「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被部分台灣輿論
解讀為「紙老虎」。但在中美博弈和兩岸對立愈發激烈之下,大陸對台的手段恐怕會超越
過去任何判斷,對台灣施加的壓力亦將超乎想像。
平心而論,從斷交,到無預警取消陸客、陸生來台,兩岸友善交流的符號已越來越少,對
台政策「推倒重來」的態勢相當明顯。蔡英文第二任期即將開始,可以預見的是,往後四
年將會是兩岸關係新一輪的重構期。
如同前述所言,ECFA存續與否將會是北京對台「推倒」的一個重要象徵,除了ECFA之外,
兩岸打從重啟交流之後所積累下來包括「三通」在內的種種往來機制,都有可能是北京按
下推倒鍵之後骨牌效應的其中一個環節。
因此,對蔡英文政府來說,更為要緊的是必須在「推倒」的危機之外,同時看到「重來」
的契機。陸委會已有表態:「不希望陸方因政治因素中止ECFA」,但這段話的潛台詞,表
明了主動權已掌握在北京手上,台灣若要化被動為主動,那麼更要思索的是兩岸關係是不
是只有當前民進黨眼中的「零和」一途。
兩岸關係經歷過李登輝和陳水扁時代的「大破」期,馬英九時代雖稱不上「大立」期,卻
因為兩岸之間重拾政治互信而有所重整,進入了與李扁時期完全截然不同的模式。台灣接
下來四年要面對的兩岸關係,當然也不會只有衝突這個選項,其中的關鍵既在北京,也在
台北。
也就是說,兩岸當前因緊張而走向「推倒」,當然也有可能因僵持的化解而走到「重來」
。推倒之後如何啟動重來,民進黨政府手上是握有鑰匙的,端視其處理兩岸關係的思維,
能否為了台灣民眾的利益而轉念。
當年曾說「不抱美國大腿行嗎」的阿扁政府,還是留下了「台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的經
典名言。而今台灣因中美角力被推上前線,台灣社會真的做好承受「推倒」壓力的準備了
嗎?而高票風光連任的「辣台妹」,是否又能直面兩岸關係越來越高的風險,做好控管並
把握住「重來」的機會呢?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430005568-260408
6.備註:
好可怕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