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si9507121 (Corydoras)》之銘言:
: 如題,對台灣政治局勢有點敏感度的人都知道
: 相較於一般朝九晚五或上班時數更高的上班族、輪班星人
: 農漁民跟小黃司機往往享有更多的政府補助
: 且每逢選舉,農漁會、計程車公會、車行等
: 更是政治人物極力爭取的票源
: 可是,按照WIKI的資料
: 明明現在台灣非農漁業的服務業跟工業的就業人口比例超過95%
: 而且這95%裡小黃司機也只占極少數
: 農業、漁業跟計程車業的人均GDP也比不上很多中產階級
: 論經濟實力(鈔票,可能提供的政治獻金)及從業人口(可能的選票)
: 這三個職業都相較於其他職業不算突出
: 小弟覺得很奇怪,為何這三個職業
: 相較於其他行業,對政府跟媒體的影響力相對強大呢?
: 以至於無論是哪個政黨都極力討好這些人
: 無論是哪個政府都提供了許多補助跟政策保護
: 反而一般的中產階級對政府的影響力還沒這些人強
: 如果說農業關乎國家糧食安全,需要特別保護就算了
: 可是漁業跟小黃司機,並沒有如農業般的特殊性
: 那擁有不成比例的影響力不是很奇怪嗎?
: 請問各位,為何農漁民、小黃司機影響力比上班族大呢?
不負責任猜測
其實除了你講的這幾個之外還有種行業就是經濟實力不是最大
從業人口不是最多
但往往也都是在選舉時會被政黨討好的行業
軍公教
只是這次的政府軍公教的票對他們來說實在太難拿了
而且這次疫情的事情又對軍公教相對影響更小
所以完全不能討好
然後不負責任的猜測就是
農漁民、計程車司機、軍公教等等 他們行業都有一種特點
這特點就是社會上的接觸複雜度相對於其他行業小很多
所以導致他們的凝聚力也都比較強
一但影響成功很輕易就造成連鎖反應
一般上班族接觸的人很多
導致他們上班政治傾向極度分散
更進而使大家對政治傾向無法凝聚
又各行各業差異實在太大
所以無法用一個政策可以一口氣討好整個族群
(這次觀光旅遊業其實也很努力地想討好,不過觀光旅遊業者目前看起來也
是不傾綠居多。 所以只能盡力討好而已)
但其實以上都不是政府想討好的群族
政府真的想討好的群族一直都是大老闆們而已
這已經都不是用輔助討好而已
是直接一個政策大餅劃出來
不過這也是很正常的社會運作
其實也沒啥好講的
全世界幾千年來都差不多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