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結論: 本末倒置
從根本開始看 為什麼屏東這塊要平地造林?
1997年 京都議定書簽訂 限制各國的碳排
雖然從結果而言 大國都沒有做到很失敗 但是有幾點是確定的
確定了碳排各國可以交易 也確定了碳排的計算方法
其中 造林 和 再造林 (afforestation and reforestation)被明確規定可以減碳排
再造林 一項簡單來說就是鼓勵砍伐利用林業
成熟的老樹吸碳效率差 利用成建材甚至變成燃料替代石化燃料都可以
但是前提是"種回去" 用新生的樹木生長效率好 去彌補
砍掉重種又可以重新計算一次減少的碳排 永續經營
當年的政府為了盡國際義務 節能減碳 (為了減少以後的碳稅)
種植了經濟樹種 的確當時種植就是為了砍來利用
但是如果不種回去 就失去再造林的意義
現在的政府好像忘記了最原本的目的
砍掉這片 是為了做太陽能 而且是為了替代低碳高效率的核能
我們政府訂出了神奇的再生能源目標20% 但是沒有土地可以開發
所以到處找 就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日本經產省去年提出了一份官宣 能源白書
其中很大的篇幅再跟日本人民解釋 是本沒有怠忽發產再生能源 (未來到22%)
但是 日本土地小 人口多 用電大 所以仍然必須要有20%的核能
同時整理了世界數據 解釋給民眾
https://www.enecho.meti.go.jp/about/whitepaper/ (官方網頁)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ptnOpJaJgdH1iFL6GCYILs3WiPGDzt87
這是我整理的三張圖 利用了裡面的圖表 延伸到了台灣的數字
看到效率了嗎 三倍券算什麼 我們再生能源20%的目標
發電量/土地面積 的效率是世界先進國家的四倍 是德國的三倍
一樣是日本的經產省 今年四月的官宣
也整理了世界數據
https://www.enecho.meti.go.jp/about/special/johoteikyo/slideshow_02.htm
l?fbclid=IwAR0yJDd7LFzI7u8LASeX0EwUjDlE5kqMKiJm8GV5EzzRQWu4I2gLfSFsMlQ
縮網址 https://0rz.tw/KdMec
IEA預測2030 2040的能源占比 核能%數雖然減少 考慮用電量增加 發電量是增加的
再生能源%數大增 但是是用來替代 燃煤
只有我們 用燃氣替代燃煤 再生替代核能 但是沒有土地又做不到....
最後回到結論 :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