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ariel0322 (sariel)》之銘言:
: ※ 引述《hyoerious (面具)》之銘言:
: : 柯文哲批「三倍券無用」,為何有錯?經濟學家:不只有效,還能實質減稅
: :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focus/blog/3003052
: : 商業週刊的專文、直接打臉柯文哲,
: : 筆者是在美國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任教的經濟學家;
: : 從各個面向打臉柯文哲的「三倍券無用說」,
: : 並用模型預測三倍券「或許能用相對輕鬆的手法,製造出1%的GDP成長。」
: : 心得:
: : 可憐哪,師父又被打臉了,
: : 文中引用了一些經濟學理論跟例子,柯韓粉不一定能看得完、看的懂;
: : 不過反正看不看的懂都會無腦噓,好像沒差就是。
奇怪,文章裡面怎麼這麼多令人噴飯的論點,
問:廢話那麼多,到底振興券會增加多少GDP?
答:總經政策沒辦法實驗,只能用模型推估。
馬政府估算的2008消費券,大概增加了0.5%的GDP。
模型參數不同,結果就會不同。但從上面的分析來看,
振興券的效果一定會比消費券好。
吐槽點:
→靠邀,都說用模型推估,你的模型咧?
結果所謂的分析是
第一種叫Mental accounting(腦內會計
一旦上了牌桌,錢好像就不是錢,人的腦子,會自動把錢分類,
而低估了牌桌上的錢的價值。拿了1000換來的3000,多的2000,
好像是撿來的錢,「隨便花」
另外的一個行為經濟學效應,叫framing(框架效應
同樣是政府花2000,2000直接打到你戶頭,
和拿1000換3000,那是不一樣的感覺。
阿,都是感覺,你的醬汁(模型)咧?
說好用模型推估,然後用一堆心理學名詞偷換概念,
就算行為經濟學的教科書,也是給你滿滿的數學公式跟參數符號,
什麼都用感覺判斷,
不用經濟學家啦,五樓都比你會講,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