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udn
2.記者署名:
記者陳雨鑫/台北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食品添加物、防腐劑...台灣人罹肺癌 可能是吃出來的
4.完整新聞內文:
中研院與台大醫院等團隊合作,發現不吸菸肺癌患者最主要的致病原因為體內「APOBEC突
變」,雖有待發現突變原因,但中研院將發現的五種癌細胞突變特徵,與國外的致癌突變
特徵資料庫比對,找出可能的三大物質,發現肺癌的危險因子不只是空汙或是油煙,更與
飲食中的食品添加物、防腐劑等有關。
另外,研究也發現,小於六十歲的女性受APOBEC影響較大,但高於六十歲女性,則受到長
期累積的環境因子,如空汙、二手菸等影響較大,也就是說,減少生活中致癌物的暴露,
可能是預防肺癌的有效策略。
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楊泮池表示,未來面對肺癌的預防,戒菸不再是唯一防堵之道,還必
須從飲食、環境、基因、生活模式、藥物、老化等多方面著手。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陳
晉興也表示,此次研究發現食品添加物等「飲食」原因也可能造成肺癌,將影響後續衛教
方式。
中研院統計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陳璿宇表示,細胞突變後會有固定的結果,俗稱「癌變指
紋」,國外已建立相關資料庫,台灣尚未建立。中研院將發現的五種癌細胞突變特徵,與
國外的致癌突變特徵資料庫比對,找出可能的危險因子。
結果發現,有三種物質會導致這次研究發現的五大癌細胞突變特徵的結果,分別為亞硝胺
類致癌物(Nitrosamine)、多環芳香烴(PAH)、硝基多環芳香烴(Nitro-PAH)。
中研院化學研究所長陳玉如表示,亞硝胺類致癌物如防腐劑、食品添加物等;多環芳香烴
如二手菸、燃燒煙霧、吸菸的煙霧等;硝基多環芳香烴則像是PM2.5、汽機車排放廢棄等
,其餘可能的刺激物還有黃麴毒素、菸鹼、甲醛等。
陳玉如表示,除了吸菸及二手菸,也看到與水、加工食品、汽車排放、空氣汙染等因子與
肺癌的關聯性,但仍有待進一步研究,驗證哪些因子是台灣患者體內重要致癌基因。
此次中研院研究團隊運用蛋白體學特徵分析,發現肺癌可分為五種亞型,其中一種是從未
被發現過的早期肺癌「類晚期」亞型,同時有兩種突變,導致體內MMP11蛋白會顯著增加
。陳玉如表示,未來可以透過研發MMP11蛋白的生物標誌,作為檢測工具。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710753
6.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