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聯合新聞網
2.記者署名:
林敬殷
3.完整新聞標題:
港版國安法不簽一中不給簽 我駐港單位「堅守到最後」
4.完整新聞內文:
港版國安法施行後的效應,日益浮現。我駐港辦事處代理處長高銘村因拒簽「一中承諾書
」,工作簽證未獲續簽,於前晚返台,不僅如此,包括高銘村等四名駐港人員,因未簽承
諾書而返台。知情人士指出,政府目前態度是,駐外人員安全為第一考量。至於撤不撤離
,「會堅守到最後」。
2018年7月,駐港代表嚴重光任期屆滿,政府任命盧長水接任,當時港府藉向我方提出「遵
守一個中國原則」條件,但政府拒絕接受此一政治前提,由副處長高銘村代理館務,駐港
代表卡關問題迄今未解,如今,高銘村因工作簽證到期,因拒簽所謂的一中承諾書,導致
工作簽證未獲延簽而返台,澳辦也有類似情況,今年四月,駐澳門辦事處代理處長李佩儒
四月也因拒簽承諾書而返國。
面對未來情勢的發展,知情人士說,政府在港版國安法公佈前已研擬因應措施,包括啟動
代理機制,會堅守到最後一刻。
他表示,港版國安法施行後,包括我國在內,已有歐美等國,無論是涉外機構分處或是民
間單位,例如國際性的非政府組織(INGO)等,陸續受到程度不一的壓力,我國因涉及兩
岸而有一中承諾書,其他國家則因被要求繳交涉港活動資料等理由,使得有的國家或單位
選擇提前撤離,有的仍在交涉中。
據指出,香港曾為亞洲地區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因此,不光是官方單位,不少商業公司,
過去將核心、機敏單位設置在香港,如今在港版國安法通過之後,已有不少涉外及跨國企
業因安全因素考量陸續撤離香港,將業務分轉至其他國家,台灣也在其中。
知情官員不諱言,這是港版國安法施行後的效應,但無法確知的是「強度到(在)哪裡?
」目前主動權在港府,不在我方,但政府考量的不是主動或被動的問題,駐外人員安全是
第一考量,港辦無論任何形式都要能維持運作,確保在港僑民權益,同時也會與歐美主要
國家研商應處措施。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121127/4711579
6.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