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公視新聞網
2.記者署名:林健生 彭煥羣 苗栗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苗栗火車站高達36度 乘客叫苦連天
4.完整新聞內文:
連日高溫,對於標榜節能減碳的「綠建築」來說,也是大考驗。像苗栗火車站,強調自然
通風採光,但近期也傳出有不少民眾認為很悶熱。實際測量,在下午3點的時候,外頭氣
溫35.9度,但穿堂卻超過36度。有學者認為,因為熱源太多,導致降溫效果有限;如果要
根本解決,可能還是要適當運用空調設備。
油桐花造型和前衛的建築風格,苗栗火車站看起來很吸睛;但艷陽高高掛,下午三點實測
外頭的氣溫就有35.9度,進到車站穿堂,溫度更是飆升到36.1度。對搭車的民眾來說,好
像進到大烤爐。
搭車乘客表示,「就是悶悶的,都沒通風。」、「整個是密閉的吧,只有這裡有點透風。
」
許多民眾坐在玻璃帷幕旁,多少想吹點風,但車站購票處實測,和外頭高溫差沒多少。而
跨站大廳原本設置透明玻璃觀景台,溫度也大約35.1度,但太陽直射加上沒有空氣流通,
想待在裡面民眾少之又少。
搭車乘客說:「綠建築,我根本不care,因為台灣太熱了。三十幾度又潮濕,所以基本上
,待這種環境,任誰感覺都不好。」
苗栗火車站站長吳俊德解釋,「(除了)售票設備、監視設備都是需要冷氣降溫的,所以
我們才會裝設冷氣。不然其他地方,大概都是用綠建築通風的方式(都沒冷氣)。」
苗栗火車站2012年10月啟用,標榜綠建築設計,除了大片採光,牆面還有通風孔,要讓空
氣可以自然流通。2014年拿到最高級的鑽石級綠建築標章認證,現在卻被民眾嫌熱。
學者表示,因為極端氣候和熱源太多,讓建物難以降溫。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教授鄭明
仁解釋,「(外牆)可以用色板玻璃(隔熱),(想辦法)讓熱輻射進到室內少一點,當
然(對降溫)會有效。」
像是花蓮車站,同樣以綠建築的方式建構,也被投訴太熱,預計在七月底完成冷氣裝設。
而苗栗火車站目前加裝吊扇,效果還是有限。專家認為,應該以隔絕熱源和適當空調,雙
管齊下,才能解決過熱的問題。
https://youtu.be/-QAFV-Dru74
5.完整新聞連結 :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87903
6.備註:
當初花大錢蓋綠建築,現在因為天候因素搞得裡面比外面熱,現在要裝冷氣了,
那就代表原本通風設計也要封起來,不就表示這綠建築直接廢了,
還要再花錢更改設計裝上冷氣...有沒有綠建築很廢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