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個大前提
發放行政成本不應該隨發放金額增加
發一次就是要花這麼多工錢
總不可能發1元的行政成本是發1000元的千分之一
所以拿2000比3600
說發的少花的多有失公平
再來時空背景真的不同
台灣今年消費物價指數平均增率0.8%
換算一下 現在物價理論上是當年的1.1倍
台灣總人口數比2009約多2%
行政成本要多處理2%的工作量
1.1*1.02=1.122
也就是說現在的發放行政成本應該比當年多0.122倍
當年 19.66億*0.122=2.4億
現在實際是2.9億
考量有超商領、郵局領、電子綁定
領取方式多元 廣宣也變多
多個5000萬 其實一點都不誇張
但如果當年馬英九不要發消費券
在美國股市逼進10年新低時
把錢省下來投資美國爸爸的S&P500
現在已經翻三倍了 比全民還債還更有經濟效益
反觀現在股市逼進史上高點
還錢於民才是明智之舉
結論
馬政府在該低檔入市時舉債發錢
無能
蔡政府在高檔獲利
還利於民
明智
我今天的台灣價值儲滿了嗎?
作者:
knives 2020-07-26 18:18:00那現在舉債是舉什麼意思
不夠滿,因為這次數位才一成使用,把系統砍了換紙本馬上省好幾億
作者: eod1029 (誰先崩潰誰先輸凸) 2020-07-26 18:20:00
拿1000換3000有比直接發3600好???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20-07-26 18:21:002000比3600好,因為0(不發)更好
作者:
m21423 (WSH)
2020-07-26 18:22:00綠色是原諒的顏色
作者:
zainc (念湘)
2020-07-26 18:23:00美國瘋狂印錢,不跟著舉債就等著當美國提款機
作者: cowboyz1105 (陽光,空氣,水) 2020-07-26 18:27:00
時空背景不同!小菸政績+1
作者:
R119 (= =)
2020-07-26 18:30:00先告訴我半年後誰會漲好嗎
作者:
rwhung (畫一隻雞)
2020-07-26 18:31:00印鈔成本是增加的,人事成本應該要降(消費券那次找一堆人付高額人事费用發的)發全數位券會省很多?,但之前被罵翻結果還是發紙本券了
作者:
asd823 (Jason)
2020-07-26 18:38:00你怎麼不說勞退三月歐印台積電?
作者:
mikezip (裂痕)
2020-07-26 18:40:00當初國安基金就賺2倍啦,你講通膨舉債就知道你沒念過經濟
作者:
tokight (tokight123)
2020-07-26 19:54:00國民黨執政:債留子孫,民進黨執政:沒有現在哪有未來,只有民進黨能超越民進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