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12345x (到不了終點)》之銘言:
: 秦始皇死後趙高跟李斯密謀竄改遺詔
: 這兩人之間的小秘密
: 應該只有胡亥 趙高 李斯三個人知道
: 司馬遷是怎麼知道男人之間的小秘密?
你用現在的例子去推論不就知道
你想了解老蔣和某某誰相處的八卦
例如他和XXX的恩怨
要怎了解?
1.人都死了,沒辦法訪問
2.也不可能留下對罵的文字記錄
當然從各個管道找蛛絲馬跡啊
以上面例子,用常識判斷,有幾個選項(先不考慮日記)
1.找老蔣和XXX的書信
即使他們沒有寫信互罵
有可能老蔣在書信跟別人提到跟XXX的嫌隙
也有可能XXX跟別人書信提到老蔣的壞話
2.找老蔣和XXX身邊親近人士來訪問
因為日常生活免不了會抱怨
這時候親近人士的話就是一手資料
親近人士可能是家屬、朋友、同事、侍衛、私人醫生等等
3.時人記載
有可能AAA和BBB都有聽過
他們聽到消息,可能在某處記下來
又或是寫信跟別人提到
4.再不然,還有一層管道
就是找間接聽過他們倆之間恩怨的人來訪問
不過訊息有可能失真,因為故事有可能是拼湊的
或是聽錯、記錯等等
所以這種比較不可信
以上面例子反推
司馬遷可能可以用的有
1.非當事人的書信或記載
2.漢朝檔案庫,裡面有很多直接承接秦代的公文書信等等
3.耳聞者的後代、朋友們的訪談
4.民間傳說
簡單邏輯推理就知道不太可能只有一種管道
雖然司馬遷沒跟你說他是參考誰誰誰,然後怎麼判斷哪些是唬爛哪些比較有可能
不過這部分你我都沒資格質疑司馬遷
畢竟人家資料來源是從口述訪問到書信檔案,還寫出《史記》來
後世也不是沒有懷疑過司馬遷是不是亂掰
有一段時間人們因為沒辦法確認周以前的歷史
所以對司馬遷寫的東西存疑
後來考古挖到商的遺址,才確認司馬遷寫的「大致」是對的
或者說,以他當時僅能掌握的資訊量和對事物有限的判斷力來說
(總不能叫一個漢朝人去調監視錄影帶或錄音吧)
《史記》是一本有公信力的著作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