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alex (警察先生 就是這個人)
2020-07-30 14:44:09備註請放最後面 違者新聞文章刪除
1.媒體來源:
※ 例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請參考版規下方的核准媒體名單)
工商時報
2.記者署名:
※ 若新聞沒有記者名字或編輯名字,請勿張貼,否則會被水桶14天
※ 外電至少要有來源或編輯 如:法新社
許俊揚
3.完整新聞標題:
※ 標題沒有完整寫出來
作者: su4vu6 2020-07-30 14:45:00
工商是不是在工商
作者:
postit (擁有秘密是快樂的事)
2020-07-30 14:46:00三倍券本身的商機比較可觀
作者:
abobstar (Mr.噗噗)
2020-07-30 14:46:00兩億怎麼算的?
作者:
kelon (MAN)
2020-07-30 14:47:00現在不能出國假日到處都是人 跟三倍券屁關係
作者:
ainosei (全部都是愛的錯)
2020-07-30 14:48:00猜最後效益差不多是DPP宣稱的打7-8折,KMT痛批的乘2-3倍
作者: ppp1111 2020-07-30 14:48:00
振起來
作者: clydebbman 2020-07-30 14:48:00
每年花這麼多錢 要花在刀口上 這不是來了嗎 ?
作者: netio (新中間選民) 2020-07-30 14:52:00
成本22億 商機才2億
作者:
a0913 (沒救的貓奴)
2020-07-30 14:54:00系統開發 充滿台灣價值
作者:
richjf (jeff)
2020-07-30 14:55:00廣告打很大啦 實際成效 央行看衰成本2x億 促進商機2億 台灣價值
作者:
NCUking (中大王)
2020-07-30 14:58:00只有柯韓粉不相信吧
作者:
Dia149 (DD)
2020-07-30 14:58:00又在內宣
作者: linbsing 2020-07-30 15:00:00
把浪費了多少億跟人力成本的鳥券因素拿掉 效果會不同嗎
作者: neo9549005 2020-07-30 15:05:00
一定是議長獻祭的功勞
作者:
Szss (Not yet)
2020-07-30 15:06:00又是豬油,啊~是重工!
作者:
pithew (小豬)
2020-07-30 15:09:00有優惠吸引人自然會消費 市場就是這麼簡單
作者:
simei1 (宅明)
2020-07-30 15:36:00下一波疫情來到又要開始冷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