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
2020-07-31 16:15:13阿彌陀佛、藥師佛、西方極樂世界是假佛教
上座部佛教「目犍連子帝須」尊者戳破假佛教十方諸佛
佛教分裂後上座部外其它部派不斷竄改佛教教義例如大眾部瞎掰一切方向全都存在諸佛,
因此阿育王請目犍連子帝須為首的一千阿羅漢長老舉行第三次結集發表論事撥亂反正。
http://tripitaka.cbeta.org/N62n0030_021
論事第21卷
第六章 一切方論
(自)彼佛何名、何生、何姓耶?彼佛之父母何名耶?
彼佛之一雙弟子何名耶?彼佛之近侍何名,持如何之衣,持如何之鉢耶?
於如何之聚落、村邑、都城、王國、地方耶?
釋迦牟尼佛是兩千多年前存在過的人名字叫「悉達多」、姓「喬達摩」,
釋迦牟尼佛的父親名字叫「薩都丹拿」、姓「喬達摩」,
釋迦牟尼佛的母親名字叫「摩耶」、姓「瞿曇彌」。
真正的佛教經典詳細記載釋迦牟尼佛的生平基本資料,
大眾部瞎掰有十方諸佛卻講不出十方諸佛生平基本資料連十方諸佛名字跟姓都講不出來。
兩千多年後的現在「大乘十方諸佛」信徒
還是講不出「十方諸佛」〈例如阿彌陀佛和藥師佛〉的生平基本資料〈例如名字跟姓〉。
有六神通四無礙解智的上座部佛教那先尊者開示說明不可能同時存在兩個佛
http://tripitaka.cbeta.org/N63n0031_001
彌蘭王問經第1卷
序言
時,尊者那先於其日、其夜,與無礙解俱逮得阿羅漢位。
http://tripitaka.cbeta.org/N64n0031_015
彌蘭王問經第15卷
第八 二佛不出世之問
大王!如是,此之十千世界運載一佛,運載唯一如來之功德。若第二佛出世,此十千世
界無法運載,應震動、動搖、傾、下傾、橫傾、散亂、壞、崩、破滅。
一般而言人出生後父母都會為其取名,姓是繼承父親的姓,
例如釋迦牟尼佛的名字叫「悉達多」、姓「喬達摩」,
釋迦牟尼佛的父親一樣姓「喬達摩」,
假佛教大乘經典瞎掰有阿彌陀佛和藥師佛卻連阿彌陀佛和藥師佛的名字和姓都編不出來。
現在佛弟子應該歸依的佛只有釋迦牟尼佛一個佛,
不應該歸依來路不明、沒名沒姓的「大乘十方假佛」〈例如阿彌陀佛和藥師佛〉。
※ 引述《viable (隱士灰原I)》之銘言:
: 佛經十善業道經裡頭的第十善是離邪見
: 當作到離邪見的時候 人會有許多的善報
這個說法錯誤,光是離邪見不是十善業,
有些不善心是邪見不相應一樣是不善心造惡業,
真正十善業的第十善業是正見,離邪見不是十善業。
要了解什麼是正見什麼是邪見可以參考:
https://mbscnn.org/NewsList.aspx?CLASS=221
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尊者《減損經講記》184頁 - 216頁
: 修行是要修正不好的 身口意言行等等的
: 此外佛教教育說修行要離五毒貪嗔癡慢疑
: 其中的慢 具體可以分到傲慢或卑慢等等的 佛教說的狀態
: 當然這是一個跟速度相關的詞彙
: 發現自己哪裡不恰當就應該盡速改正 不要影響修行
: 以減少各種業障
: 但是除此之外我也很納悶 那有邪見的人怎麼知道其自己有邪見 而不是真知正見 ?
一般而言邪見可以分成兩大類:常見和斷見。
簡單的說常見是堅信錯誤因果,把短暫的現象當成永垂不朽的現象,
常見就是把錯誤假相當成真相。
常見思考者認定自己已經了解因果了解真相所以他們不會去思考我有沒有邪見這種問題。
典型的案例像是堅信死後到天堂還是西方極樂世界可以永遠快樂沒有任何痛苦煩惱,
或是堅信什麼中華價值、台灣價值、家庭價值、藝術價值、真愛等等是永垂不朽。
常見思考者認定自己已經了解因果了解真相所以他們不會去思考我有沒有邪見這種問題。
簡單的說斷見是堅信沒有因果沒有真相,
所以斷見思考者對了解因果了解真相沒興趣只想追求短暫的快感。
斷見思考者認定沒有因果沒有真相所以他們不會對思考我有沒有邪見這種問題有興趣,
斷見思考者常見的典型思考模式是認為:
「想這個有什麼用?想這個會賺更多錢嗎?」
斷見思考者想要炒短線追求短暫快感需要錢,
所以斷見思考者會比常見思考者更重視錢也更容易被錢收買。
就你的文章來分析你的邪見不強烈,
邪見強烈的人堅信自己的錯誤想法正確根本不會考慮我有沒有邪見這種問題。
如果你的邪見生起這種邪見比較有可能是常見,你會出現斷見的機率比較低。
如果要更仔細了解邪見必須跟上座部佛教善知識學阿毗達摩和修四念處。
根據上座部佛教阿毗達摩,
識稱為心,
總共有八十九種心,
八十九心除了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之外其它心都是第六識意識,
受、想、行合稱心所,
受只有一個心所,想只有一個心所,
行可細分為五十個心所,
總共有五十二心所。
http://www.nauyana.org.tw/download/A_Comprehensie_Manual_of_Abhidhamma.pdf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56頁:
一、 心和附屬的心所一定同時生;
二、 心和附屬的心所一定同時滅;
三、 心和附屬的心所一定緣取同一目標;
四、 心和附屬的心所一定擁有相同的心所依處色(ekavatthuka)。
(只有無色界天人的心不會依賴心所依處色)。
心和心所不能認知自己不過心和心所可以取過去的心和心所為所緣。
所謂的正見就是智慧,智慧和邪見這兩個心所不會同時出現,
不過修四念處時智相應善心和附屬心所有可能取過去前幾剎那剛壞滅不久的邪見為所緣,
仔細了解邪見的特性、變化、生滅。
當邪見生起時你會堅信自己錯誤想法正確所以邪見無法了解邪見,
只有智慧生起時智慧有機會認知過去前幾剎那剛壞滅不久的邪見。
http://tripitaka.cbeta.org/N32n0018_003
本生經第3卷
九四 怖畏本生譚
上座部佛教《本生經》第3卷 九四 怖畏本生譚 記載
釋迦牟尼佛在九十一劫以前的過去世還是菩薩時曾經是迷信苦行的邪見外道,
菩薩臨死前看到地獄的趣相立刻生起正見想通外道苦行的錯誤放棄外道邪見,
之後地獄的趣相消失菩薩死後生天。
不過對一般人來說如果要等到臨死前看到地獄的趣相再放棄邪見很可能來不及,
所以比較好的方法是平常就要跟上座部佛教善知識學修四念處逐漸消除邪見。
佛沒說小乘、大乘,真相是大乘經典假裝佛教抹黑佛教是小乘。
想學佛法必須跟上座部佛教善知識學修四念處避免被「假佛教大乘經典」誤導可參考:
https://www.ptt.cc/bbs/soul/M.1584460614.A.E88.html
上座部佛教目犍連子帝須和那先破偽經大乘十方諸佛
https://www.ptt.cc/bbs/soul/M.1592282664.A.8E1.html
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和明昆戳破偽經大乘妙法蓮華經
https://www.ptt.cc/bbs/soul/M.1587743158.A.269.html
[資訊] 佛教親近善知識修四念處斷邪淫和性欲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