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nanachi (娜娜奇)
2020-08-06 16:50:201.媒體來源:新頭殼newtalk
2.記者署名:洪聖斐
3.完整新聞標題:美準駐東京大使:日本已大增對美軍事採購 雙邊協議可望有進展
4.完整新聞內文:
新頭殼newtalk | 洪聖斐 編譯報導
發布 2020.08.06 | 11:17
https://s.newtalk.tw/album/news/447/5f2b737c90ec1.jpg
美國準駐日大使溫斯坦有信心可以讓日本支付更多的美國駐軍費用 圖:
Broadcasting Board of Governors提供/版權規定:Public Domain
美國準駐日大使溫斯坦(Kenneth Weinstein)昨(5)日在在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肯定
日本大幅增加了對美國軍事採購,並期待到任後將雙邊貿易協定談判推進到「第二階段」
,並將汽車納入討論範圍。
《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報導,美日兩國未來幾個月內將討論「東道
主支援計畫」(Host Nation Support),讓東京增加支付美國駐軍費用。根據前白宮國
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新書透露,日本原先每年支付約20億美元,而美國則提
出建議,希望能增加到80億美元。
溫斯坦表示:「日本肯定已經大幅增加了對美國軍事裝備的採購,無論是F-35、鷹眼預警
機,還是全球之鷹。...我很樂觀,雙方在這些東道主支援計畫談判可以得出某種富有成
果的結論。」
除了軍費之外,溫斯頓也準備和日本進一步在第二階段的美日貿易談判處理汽車等問題。
他表示,「我們已經有了第一階段協議和數字協議,但我們確實確實需要走得更遠,尤其
是在汽車領域。」
去年,川普曾祭出對外國汽車額外徵收25%關稅和配額的威脅,理由是此類進口的增長會
對國家安全的威脅。然而,25%的關稅可能會使豐田汽車等日本汽車製造商損失數十億美
元。
溫斯坦的話可能引起東京方面擔憂,川普政府將利用汽車關稅的威脅來確保美國在汽車貿
易方面的有利條件。先前美韓2018年協議中,川普政府就曾成功地讓美國公司汽車的年度
配額增加了一倍。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8-06/446728
6.備註:從20億美金增加到80億美金,就是一個增加保護費的概念,不過日本應該沒有什
麼選擇的空間,畢竟國際局面就是美中對峙,只能站一邊。
作者:
ryanmulee (ryanmulee)
2020-08-06 16:51:00中國表示嚴正抗議
作者:
oiea (阿一)
2020-08-06 16:51:00爭寵囉
20億鎂->80億鎂 也真的只有日本付得起吧XDDD
作者: closedltw (外觀檢察機) 2020-08-06 16:53:00
多花了60億美金,還不如派人來台學畫三角形,不用1億吧
作者:
bkebke (下次填)
2020-08-06 16:54:00汽車被搞的話 可不是幾十億鎂的事
作者:
manfree (manfree)
2020-08-06 16:55:00日本真沒國際觀,鎖在美國
作者: popopal 2020-08-06 16:56:00
日本真的是亞洲第一
作者:
manfree (manfree)
2020-08-06 16:56:00畫個三角型很難嗎,比小牛還不行
養這些軍隊就算了,不管人員還是駐地還完全不受日本法律管轄,大概也只有一旦落到共產黨手裡會很慘的覺青喜歡吧
作者:
veryGY (肥腸機歪)
2020-08-06 16:58:00保護費交好交滿就對了
作者:
manfree (manfree)
2020-08-06 16:58:00我第一次到佐世堡也是覺的日本被美國吃夠夠
作者:
manfree (manfree)
2020-08-06 17:00:00沒啊,就一堆禁區,但變佐世保也比當共匪好
綠共:60億美小錢啦,立委多貪幾百次夠了窮鬼才在那邊畫三角形
作者:
tsairay (火の紅寶石)
2020-08-06 17:06:00如果用軍購代替還不至於太吃虧吧
作者:
sorrywow (snoop dogg)
2020-08-06 17:15:00一邊靠美國保護 一邊舔中國 這什麼套路
作者: popopal 2020-08-06 17:17:00
樓上說南韓XD? 期待南韓也撤軍 看到底嘴多硬
作者: TaiwanKimchi (淫蟲蟲) 2020-08-06 17:20:00
就國防靠美國 市場靠中國呀從中國市場賺來的錢都繳給美國了台灣的國防還是要自主啦
作者:
ccucwc (123)
2020-08-06 17:39:00交保護費囉
作者: chennylee809 (chenny) 2020-08-06 17:41:00
一邊靠美國 一邊舔中國->韓國 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