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iquidbox (æ¨¹æžæ“ºæ“º)
2020-08-09 10:34:22※ 引述《joy2105feh (土土兀)》之銘言:
: 連續幾例個案都是入境其他國家才被採檢出來,感染源為何?還是個謎。國內是否暗藏「
: 隱形感染者」,彰化衛生局攜手台大公衛學院,在彰化地區進行血清抗體篩檢,抽驗了
: 4000多人,曾接受居家檢疫、居家隔離的個案,再加上5000名醫護人員、長照人員等防疫
: 人員。
4000多位曾接受居家檢疫、居家隔離但沒被確診的人
5000位醫護人員及長照人員但沒被確診的人
這種高風險族群被傳染的可能性本來就高,
但這種調查反過來也說明,普篩的效果有限
14天隔離不但比普篩更確實,而且成本還更便宜
這些高風險族群中,居家檢疫跟居家隔離的本來就會被採檢
自3月30日擴大採檢後,醫師臨床研判有高度風險的也可以免費採檢
後來也追加了自費採檢
但這些人還是都沒被確診出來,再次說明在盛行率極低下,
做出來的採檢結果,錯的可能被對的還多
就算一個超好的採檢,敏感度99%,特異度99%,
還是會有1%的人測出偽陰性,1%的人測出偽陽性
1萬個人做篩檢(就跟這次彰化針對「高風險族群」普篩一樣),
就可能會有100個陽性病患抓不出來,卻抓到另100個其實是陰性的健康人
結果這份初步報告也還沒打算公開1萬個人中究竟有多少人中獎啊
從文字說明上看起來根本不多
針對「高風險族群」都沒辦法採出大量無症狀感染者?
那針對更廣大的一般風險族群是能測出什麼?
盛行率極低的情況下,用沒有100%敏感度跟特異度的採檢,
就是錯的會比對的多,這國中數學程度就算得出來了
何況採檢要成本,抓到錯的也要成本,
你負壓病房要不要人力跟金錢?
每一個被確診,就有起碼幾十個要隔離,里長、警力都不用錢?
如果真的抓到對的,這人力跟時間跟金錢花下去無妨
問題在盛行率極低的情況下,抓出來的可能是錯的,然後這些都是白白浪費
然後一樣還是有一堆偽陰性的在趴趴走
因為偽陽性的會再採檢,偽陰性的不會
目前台大公衛這份研究看不出有沒有對每個人做起碼2次以上的採檢
以減少偽陰性跟偽陽性的情形,但其實也不可能降為0啦
敏感度99%表示測出偽陰性機率是1%,特異度99%表示測出偽陽性機率是1%
1%*1%還是等於萬分之一,
每一萬人就會有一個陽性病患連續兩次都被測出陰性而趴趴走
每一萬人就會有一個倒楣鬼連續兩次被測出陽性而被隔離,
然後更倒楣的家人跟同事通通被隔離
比起來,14天隔離確實
為了研究跟數據而做普篩這理由我可以接受,
但在敏感度特異度絕對不可能100%(條件一)
以及台灣實際盛行率極低(條件二)的情況下,
現階段本來就應該以14天隔離為最主要的防疫手段
有人說也許有少數極端值在14天後也有傳染性
既然這人這麼懂統計,怎麼會看不懂盛行率低下偽陰性跟偽陽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