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NowNews
2.記者署名:
記者黃仁傑/專題報導 2020-08-17 07:40:00 |update 2020-08-17 13:28:25
記者賴志昶/專題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十二夜之後1/只進不出的爆量犬貓 直擊收容所爆籠困境
十二夜之後2/澎湖收容所盼不到獸醫 屏東卻能谷底翻身
十二夜之後3/公職獸醫待遇低 1人顧300犬貓恐怖失衡
十二夜之後4/零安樂死倉促上路 「後遺症」如何解決?
十二夜之後5/浪浪從哪來?「愛心」行為竟成問題導火線
十二夜之後6/TNR是無底洞 就像一場永遠打不完的仗
十二夜之後7/導演嘆成「罪人」 批零撲殺政策蒼白空洞
十二夜之後8/動保政策沒彈藥 只憑一個「科」怎麼管!
4.完整新聞內文:
只進不出的爆量犬貓 直擊收容所爆籠困境
電影《十二夜》在2013年上映,收容所的安樂死問題受到正視,更促成2017年「零撲殺」
政策上路,但倉促修法、缺乏配套措施的後果,卻導致全台收容所紛紛「爆籠」,少了安
樂死作為減輕收容數量的出口,都使得流浪動物的苦難才正要開始,《NOWnews今日新聞
》採訪團隊前進第一線,帶您一窺收容所真實狀況。
根據農委會統計,從2012年至2019年每年的流浪動物收容隻數不斷減少,但這並不代表台
灣的流浪貓狗總數正在下降,而是已經爆量的收容所早已無法負擔,目前全台5成的縣市
都瀕臨滿員或已經超收,台北目前已經超收152%的流浪貓狗,澎湖更是接近200%,雲林也
來到119%,擁擠的空間讓流浪貓狗難以喘息,更讓遲遲未擴編的第一線人力疲於奔命。
https://imgur.com/sgDIEy1
▲每年的流浪動物收容隻數不斷減少,不代表流浪貓狗數正在下降,而是收容早已無法負
擔。(製表/NOWnews製圖中心,資料來源:農委會)
https://imgur.com/Rn9T0aB
▲目前全台5成的縣市都瀕臨滿員或已經超收,擁擠的空間讓流浪貓狗難以喘息。(製表
/NOWnews製圖中心,資料來源:農委會)
面對「爆籠」的收容所,流浪動物的生活環境堪憂,以國內的公立收容所來看,平均一位
獸醫師每年要照料約305隻流浪動物,而每位管理人員每年則平均要照顧約151隻流浪犬貓
。
事實上,各個地方縣市處理動保相關工作的單位,還要處理所有畜牧經濟類、保育類等動
植物,資源層層瓜分之下,即使各個公立收容所在零撲殺後政策後使出渾身解數,面對幾
乎「只進不出」的狀況,依舊無能為力。
地方政府和民間單位都認為,若不能有效管理流浪動物的源頭問題,新的收容所就算啟用
,爆滿也只是時間問題。況且,流浪動物的成因並非只是棄養那麼單純,民眾任意餵食的
行為、民間收容所與中途之家無法可管,加上放養犬隻結紮不確實等問題,都導致流浪動
物源源不絕,且從2017年開始,台灣的公立收容所領養率已經開始下降,更加重了收容所
持續爆滿的狀況。
https://imgur.com/ZqNtHdy
▲2017年開始,台灣的公立收容所領養率已經開始下降,更加重了收容所持續爆滿的狀況
。(圖/記者陳明安攝)
到底該如何從源頭進行管理?公私立單位目前在國內的積極作為都是TNvR,但「春風吹又
生」,除非半年內在單一地區進行高強度絕育,也就是至少要有7成的犬貓要被結紮,否
則絕育速度永遠也無法趕上流浪動物的生育速度,TNvR最後只會成為錢坑。
政府急就章的修法、零撲殺政策倉促上路,都使得流浪貓狗問題碰上新難題,以國外為例
,歐美、日本等國家依然保有安樂死作法,例如美國動保團體就是訴求要把人道處理率減
少到10%,而英國則是降到6%左右,並非台灣直接將安樂死率降至0%、1%,犬貓爆量的問
題已經失控。
然而,中央政府無法有效管理的一大原因,也是因為主管流浪動物的動保科層級過低。
https://imgur.com/6LnFS8C
▲中央政府無法有效管理的一大原因,也是因為主管流浪動物的動保科層級過低。(圖/
記者陳明安攝)
在過去的政府編制上,並沒有負責動保業務的機關,在動保的觀念出現後,才由農委會畜
牧處底下的動保科來管理,但動保科人員也是從原本的編制下調派,行政層級過低的結果
,就是無法有效控管地方動保業務,除了制定法令、爭取預算之外,很難有更積極的作為
,只能無奈感嘆希望縣市首長能對當地動保業務給予更多關注。
台灣廢除收容所安樂死制度在全球是少見的措施,但是政府在面對「後零撲殺時期」所出
現的各種難題時,更應該拉高主管機關動保科的層級、擴編人力和預算,並有效教育民眾
,就算僅以有限資源來管理,也要謹慎思考如何善用,在零撲殺制策之後,動保困境才有
轉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k8sDcacLdg
※※※※※※※※※※※※※※※※※※※※※※※※※
澎湖收容所盼不到獸醫 屏東卻能谷底翻身
國人動保意識在近幾年高漲,零撲殺政策在2017年正式上路,但隨之而來的便是流浪犬貓
的數量爆增,面對不斷擠進收容所的流浪貓狗,各縣市公立收容所也只能概括承受,《
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團隊實際走訪台北市、澎湖縣、雲林縣和屏東縣,沒有中央統一
管理,地方政府各自為政的管理方式,使得收容所的經營成果截然不同,窮困的縣市大嘆
經費不足、委外經營的縣市苦於獸醫不足,就連首都台北也有不同的困境,沒有配套措施
的修法,已經在零撲殺政策開始顯現。
爆籠率逼近200% 澎湖收容所死亡率全台最高
澎湖縣流浪動物收容中心是一幢低矮的鐵皮建築,位於澎湖馬公機場不遠處,還沒靠近門
口,濃厚的異味就已經撲鼻而來,走進收容所一探,籠內清洗的水漬未乾、部分犬隻蜷縮
在角落,有的肋骨清晰可見,有的則是毛髮糾結,具有攻擊性或是容易遭到欺負的狗則被
關在狹窄的鐵籠裡,整個所內只要花五分鐘就可走完一圈的面積,很難想像這裡竟擠進了
275隻流浪貓狗。
https://imgur.com/dzHSilm
▲澎湖縣流浪動物收容中心的犬貓超收比率已經接近2倍,所內死亡率也是全台最高。(
圖/記者陳明安攝)
攤開農委會的公開數據顯示,澎湖縣流浪動物收容中心的犬貓超收比率已經接近2倍,負
責管理的澎湖縣家畜疾病防治所所長郭仁政在任26年,於今(109)年6月正式退休交棒,
由於他不贊成絕育(TNvR),再加上從2017至2019年,澎湖縣流浪動物收容中心平均所內
死亡率高達21%,居於全台之冠,使得郭仁政被動保團體封為「屠狗之王」。
問題出在哪?郭仁政也道盡無奈,他提到,《動保法》在1998年通過後,地方的家畜所除
了傳統的防疫工作、經濟家畜管理之外,也開始轉做流浪動物工作,即便有中央的預算支
持,但對澎湖來說「人力的缺乏才是重點!公家單位只能用既有的人力負擔更重的工作。
」
目前澎湖收容所只有4名管理人員,而且沒有專職的獸醫,所以無法一一幫犬隻結紮,只
能採用公、母分開飼養的方式杜絕生育,更不用說會有志工能遛狗了,光是努力讓這些收
進來的貓犬吃飽、盡力維護環境對他們來說已經是極限。
https://imgur.com/a/RLI6Pnj
▲2017年零安樂政策上路後,屏東公立收容所死亡露暴增,在顏杏娟接手後谷底翻身,澎
湖收容中心則高居不下。(製表/NOWnews製圖中心,資料來源:農委會)
https://imgur.com/a/UMvr46l
▲2017年零安樂政策上路後,屏東公立收容所死亡露暴增,在顏杏娟接手後谷底翻身,澎
湖收容中心則高居不下。(製表/NOWnews製圖中心,資料來源:農委會)
吊車尾翻身前段班 屏東中途之家委外經營應對
雖然都缺乏人力,但屏東縣公立犬貓中途之家卻因為委外經營,慢慢從谷底翻身。
屏東縣中途之家在2018年9月正式成立,前身就是屏東縣公立收容所,2017年以前,他們
執行安樂死的數量都在5成以上,在2014年更是高達88%,曾經一年撲殺6千多流浪犬,數
量非常驚人,在零撲殺政策上路後的隔年,因為不能再任意執行安樂死,所內死亡率瞬間
飆升至20%,直到愛狗人協會理事長顏杏娟接管之後,才翻轉殘局,所內死亡率直接歸零
,去(2019)年更是躍升全台認養率前3名的公立收容機構。
到底,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顏杏娟回憶起2018年第一次踏進收容所時看到的慘況,到現在她都還記憶猶新,「我當下
就決定,一定要讓牠們變得不一樣。」因此,顏杏娟花了一整個星期的時間將收容所的環
境快速整頓,接著便將多年的犬貓管理經驗帶進來,在人員的悉心照料下,犬隻的健康狀
況改善也變得親人,領養率自然提升。
現在,這裡的犬隻每天都有2次的放風時間,採訪團隊到訪的當下,數10隻狗在運動場奔
跑、曬太陽,不需要牽繩也不會發生鬥毆傷亡,看到陌生的我們也不會戒備,顯得很自在
。
這一切的轉變除了來自於經驗,顏杏娟認為,屏東縣政府委託給民間單位經營,讓公立收
容所更有彈性,除了可以慎選飼主、教育民眾,也不會受各方的壓力影響,「我的角色是
協助公部門,我們可以不在乎民意代表、長官的壓力,還可以教育民眾。」
https://imgur.com/a/2RlWUFU
▲在顏杏娟接手後,屏東縣公立犬貓中途之家從谷底翻身。(圖/陳明安攝)
沒有公立收容所 雲林縣攜手當地獸醫院尋生路
而同樣也是農業大縣的雲林,有別於其他縣市,是全台灣唯一一個沒有設立公立收容所的
縣市。根據《動保法》第14條,縣市政府可以委託民間單位設置指定場所收留流浪動物,
因此他們選擇和當地的獸醫院合作,並委託不同的民間代養場,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雲林動植物防疫所技正鄭安國說明,目前他們針對流浪動物處理,首先會送到有委任關係
的動物醫院,檢查是否有傳染病、是否為遺失犬,若7日後仍無人招領或認養,才會被送
到代養場,這樣的做法不僅可以讓民眾接觸到這些貓狗的機會更多、提升認養率,也能杜
絕傳染病在收容所內爆發的機會,對比具有鄰避效應的公立收容機構,反而多了幾分優勢
。
委任承接的志成動物醫院獸醫林志成也說,以雲林來說,代養的場所不可能請那麼多獸醫
師,加上治療、打晶片等工作負擔很大,這樣的方式可以多人分散管理,比起一開始就集
中管理還要好的,照護也會更加精緻。
https://imgur.com/j3MynuV
▲雲林縣並沒有公立收容所,而是靠著當地的獸醫院和民營代養場協助。(圖/記者陳明
安攝)
人力足、預算高 台北市苦撐暴籠難題
而我們回到首善之都台北市,少了農業大縣需要分擔人力照顧畜牧產業,加上預算充足,
台北市動物之家的經營明顯相較於其他縣市完善許多。不過,首都也有首都要面對的問題
,在地狹人稠的台北市,民眾對於流浪動物的接受度也很低,投訴案數量大,結果使得原
本核定可收容450隻的台北市動物之家,爆增至700多隻。
雖說犬貓數量爆增,但是對比其他縣市的公立收容所,台北市動物之家光是獸醫師就有7
位,還會多聘任2個民間獸醫師、4名獸醫助理,上百位志工也會從旁協助,平均每週會有
250隻狗可以出去放風、到戶外享受陽光。另外,除了所內既有的醫療設施,願意協助的
民間獸醫院也不少,醫療量能相當充足。
https://imgur.com/2GxO6EJ
▲台北市動物之家預算、人力充足,經營明顯相較於其他縣市完善許多。(圖/記者陳明
安攝)
除了人力較為充足之外,台北市也將斥資超過7億興建新的動物之家,預計在2023年4月啟
用,屆時除了收容數量可再增加,同時規劃生命教育教室、友善寵物的親子遊憩場所、醫
療中心與寵物美容室等,希望藉此洗刷民眾對於收容所的刻板印象,讓流浪動物能走入家
庭。
《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團隊在實際走訪四個縣市的公立收容所後發現,即便在零撲殺
後政策後地方政府使出渾身解數,但各自為政的結果就是管理品質參差不齊,少了安樂死
作為減少流浪動物的出口之一,收容所所能容納的犬貓數量已經達到極限,在動保意識持
續高漲的意識之下,流浪犬貓面臨的新困境才正要開始。
※※※※※※※※※※※※※※※※※※※※※※※※※
公職獸醫待遇低 1人顧300犬貓恐怖失衡
「零撲殺」政策自2017年正式上路以來,雖其立意原本為善,但驟增的流浪動物數量也衝
擊到第一線人力。翻開農委會數據,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收容3萬9626隻流浪動物,但
同年度各縣市收容所卻僅有130位駐場獸醫師,換句話說平均一位獸醫要照料約305隻犬貓
。公立收容所獸醫就坦言:「這個數字其實滿超過、是很超過負荷的!」
收容所人力城鄉差距大 六都外平均僅1至3位獸醫
根據農委會調查,截至2018年底,六都的駐場獸醫師(含專職、兼職與該縣市,下同)最
少是桃園市的6位,最多則是幅員最廣大的新北市有32位;而收容所管理人員最少是位於
高雄市的15位,最多同樣是新北市有高達79位。
在其他縣市方面,各縣公立收容所的駐場獸醫師大多僅有1至3左右,最多是在宜蘭僅有5
人;而收容所管理人員平均介於2至5人之間,最多的縣市同樣是位於宜蘭有10人。至於雲
林縣的狀況較為特殊,由於該縣並未有公立收容所,因此管理人員包含委託的民間獸醫院
、代養場,收容所共有26位管理人員,另有13位駐場獸醫師。
https://imgur.com/7PkAL3e
▲數據顯示,各縣公立收容所的駐場獸醫師大多僅有1至3左右,最多是在宜蘭僅有5人。
(表/NOWnews今日新聞製)
其實,從數據就可看出問題,全國除了六都與雲林之外,公立收容所管理人員普遍偏低,
尤其獸醫人力更是缺乏,不少縣市都僅有1、2位駐場獸醫師而已,顯見動保資源在城鄉之
間有著巨大差距。
各地方政府的經費來源不同,資源分配難免會有城鄉不均。
「人才本來就不願意返鄉了,加上公部門的待遇跟業界差太多。」前澎湖縣家畜疾病防治
所所長郭仁政在訪談時聊到人力資源的困窘時,無奈的心情全寫在臉上。
公職獸醫待遇低 月領近35K慘輸業界
收容所獸醫待遇到底跟業界差多少?
根據某地方政府徵才公告,動物保護防疫處得約僱獸醫師為薪水為「280薪點」,也就是
每月薪資為新台幣3萬4916元。據其他地方動物防疫所的徵才公告,協助動物預防注射、
動物收容及動物管制業務的臨時人員是按日按件給付工資,學歷為大學畢業則每日領1304
元,若是專科以下則每日領1266元。
與公部門相比,業界動物醫院的待遇行情可說是天壤之別。以104人力銀行資料來看,某
六都市區的獸醫師待遇為「面議」,也就是至少為月薪4萬元以上;而另一處在北部縣市
的動物醫院,更開出「月薪保底5萬、抽成最高20萬」以上的驚人待遇。
六都以外縣市的民營獸醫院行情如何呢?同樣瀏覽104可看到,某連鎖寵物品牌在苗栗縣
、新竹縣的門市,獸醫師開出5萬至6萬元的薪資待遇;而另一處在彰化的地方動屋醫院,
臨床獸醫師月薪也有4萬至10萬元。
與業界相比過低的薪資,加上工作環境髒亂,讓年輕人從大學畢業後,得抱有相當的大
的熱忱才會願意進到收容所工作。澎湖縣家畜疾病防治所兼任獸醫鄭安哲就是其中一位熱
血青年。
https://imgur.com/qbEF4r3
▲來自台南的青年鄭安哲,目前正在澎湖防治所服務。(圖/記者陳明安攝)
鄭安哲來自台南,在屏東科技大學獸醫系就學期間就曾來到澎湖實習,當時對這個海島留
下深刻印象,於是畢業後就毅然決然來到澎湖防治所服務,但他的滿腔熱血,在發現所內
每位獸醫要照顧的動物數量時,也認為「這個數字其實滿超過、是很超過負荷的!」
若從整體數據來看,全國公立收容所截至2018年底共有263位收容所管理人員,另有130位
駐場獸醫師。另據農委會資料,全國公立收容所2018年共有3萬9626隻流浪動物進入收容
所。換句話說,平均一位獸醫師每年要照料約305隻流浪動物,而每位管理人員每年則平
均要照顧約151隻流浪犬貓。
地方防疫所業務繁重 所有動植物都要管
除了人力不足之外,地方縣市處理動保相關工作的單位,還要面對繁瑣的業務。一位地方
防疫人員就無奈地說,他們是「動植物防疫所」,所以舉凡是經濟類、保育類等「所有動
、植物都要管」。
許多地方政府大多是動植物防疫所在處理公立收容所、流浪動物等業務,但他們本身的專
業是在防疫,尤其近日非洲豬瘟、牛結節疹等疾病在國內外盛傳,對於防疫工作更是重上
加重,當社會對動保議題的關注日漸加劇時,第一線人員能做到得相當有限。
https://imgur.com/93vnAIU
▲前澎湖縣家畜疾病防治所所長郭仁政在任內除了動保業務外,也要兼顧海龜、海鳥等野
生動物保育,談到業務之繁雜時,無奈的心情全寫在臉上。(圖/記者陳明安攝)
農委會畜牧處動保科長鄭祝菁就說,一些都會區已經較少有傳統畜牧產業,所以公職人力
就可專注在動保議題上;但對農業縣市而言,他們的養殖戶數量仍是很龐大,所以除了相
當沉重的防疫工作外,同時又要兼辦動保業務。
不過,都會區的動保資源就多,就會讓公職人員比較輕鬆嗎?其實也不一定。
鄭祝菁提到,城鄉間對於動保案件的關注角度不同,例如都會區民眾可能相對偏鄉來說,
對動保議題重視、關注以及要求的程度相對更高,所以城鄉間「每個縣市大家都同樣都面
臨這樣的(民眾)壓力」。
兵跟將都在地方 中央籲縣市首長多重視動保議題
面對各縣市人力缺乏的難題,鄭祝菁直言,農委會可以做的就是儘量爭取預算,多為各縣
市爭取一些計畫人力,「但這部分也無法完全取代原有的公職人力。」一位熟捻地方動保
議題的寵物業者也說,「兵」跟「將」其實都在地方,中央能幫忙的就僅是在制定法令、
爭取預算上。
「社會漸漸在進步,早期民眾不會關注這個(動保)議題,可是現在回過頭來看,民眾認
為它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如果這個議題是重要的,那人力的投入上面也要有相對等的人
力調整。」鄭祝菁無奈地說,農委會還是希望縣市首長能對動保業務給予更多關注,在相
關業務做一些調動,讓執行動保的機關能分配到更多人力與資源,以符合社會大眾的期待
。
※※※※※※※※※※※※※※※※※※※※※※※※※
零安樂死倉促上路 「後遺症」如何解決?
「零撲殺」政策自2017年正式上路以來,雖其立意原本為善,但卻由於倉促上路,毫無政
策配套,導致基層有諸多怨言。就有第一線工作人員直言,「爆籠」情況會在近2年來更
加嚴重,可以說是一個零撲殺之後的「後遺症」;更有業者認為,零撲殺政策的確是個錯
誤,讓地方公職人力的處境更加無奈。
「海龜仁醫」竟也是「屠狗之王」?澎湖收容所前所長爭議多
談到零撲殺政策,曾擔任澎湖縣家畜疾病防治所所長一職長達26年的郭仁政,有滿腹的苦
水。由於他反對TNvR、零撲殺政策立場鮮明,更因為其任內公立收容所的所內死亡率高居
不下,被動保團體批為「屠狗之王」;但是,在廣受抨擊的背後,郭仁政長期推動野生動
物保育,曾因為救護超過300隻海龜並回歸野放,甚至獲頒「推動野生動物生命教育楷模
獎」,被媒體譽為「海龜仁醫」。
他堅持的立場在於,「流浪犬族群如果在野外生活夠久,就應該被視為野生動物!」牠們
在野外食物、空間無虞的情況下,就會不斷繁衍,投訴的案件、陳情的案件也因此越來越
多,但是在不能撲殺、安樂死的情況下,就會產生惡性循環,「這可以說是零撲殺之後的
『後遺症』。」
https://imgur.com/jhhGXcW
▲談到零撲殺政策,曾擔任澎湖縣家畜疾病防治所所長一職長達26年的郭仁政,有滿腹的
苦水。(圖/記者陳明安攝)
對於澎湖公立收容所去(2019)年所內死亡率高居全國第一,郭仁政替自己喊冤,「由於
所內狗貓數量『爆籠』,加上傳染性疾病盛傳,導致死亡率大增。」但他也不諱言,傳染
病也是「生態控制」的一部分,只要動物群聚過多了,就會出現疾病,把族群數量給「壓
下來」,這如果是用「很正面、很健康」的想法去看,把生病的動物安樂死「也沒什麼很
嚴重到需要被人指責」,可是台灣的現況讓基層人員總是害怕輿論壓力,所以不敢去執行
。
地方收容所眾人嫌 抓不完狗還得受民意壓力
地方收容所除了面對抓不完的流量狗之外,還得面臨民意壓力。
雲林縣是目前全國唯一沒有公立收容所的縣市,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課長胡秋蘭坦言,其
實中央已經撥下經費,而防疫所也尋地多年,但一直都遭到居民反對,因為收容所就是一
個鄰避設施,「就跟垃圾場一樣,雖然重要但沒人想要蓋在自家隔壁!」
除了建置收容的地方難找之外,還有一大壓力來源就是各種陳情。胡秋蘭說:「防疫所為
了降低收容所的收容壓力,已經不太抓狗,在求助無門的情況下,就會有不少民眾找民意
代表陳情。」
雖然經過溝通,不少議員也都能瞭解第一線人員的困境,但反而是部分民眾難以接受,「
我們也很無奈,零撲殺政策其實不是地方的自治條例,但中央規定就是這樣,所以我們要
做其他事情也不是這麼容易。」
https://imgur.com/6VqiUTt
▲雲林縣是目前全國唯一沒有公立收容所的縣市,目前該縣流浪動物的後續收容都委託民
間代養場處理。(圖/記者陳明安攝)
零撲殺失敗與否仍待討論 做好配套措施才是正解
「(零撲殺)這的確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對於公務人員來說,他們也無可奈何。」中華民
國寵物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張靖霖舉例,零撲殺政策使得收容所「爆籠」後,
就有地方政府為了減輕收容壓力,把流浪動物偷偷移轉到私人狗場,其中轉移的過程還有
6000多隻流浪動物下落不明,事後被發現後還遭到彈劾。
零撲殺政策雖讓地方基層有諸多疑慮,但這個政策就是全然失敗的嗎?台灣懷生相信動物
協會執行長郭璇認為,「如果說零撲殺政策是失敗的,那反面來說,撲殺是否就對流浪動
物福祉有益?好像也不盡如此。」畢竟台灣過去5、60年來一直都在執行撲殺,流浪動物
族群的福祉也沒有因此受益,「所以有沒有撲殺,從來就不是流浪動物問題被解決的關鍵
。」
至於零撲殺政策上路後,到底需要哪些配套?或有哪些替代方案?仍留待各界討論。台灣
之心愛護動物協會執行長劉晉佑就提到,「台灣這幾年的動保政策其實一直在搖擺。」經
由不同團體間的討論後不斷地修正,但這些「吵吵鬧鬧」是有益的,就是要經過討論才能
發展出最屬於台灣的動保政策,當面對各種爭議、人力不足等挑戰,「我們就是去面對、
去解決,這樣而已。」
https://imgur.com/AE1kRNA
▲台灣究竟適合怎樣的動保政策,仍有待社會共同參與討論。(示意圖/記者陳明安攝)
※※※※※※※※※※※※※※※※※※※※※※※※※
零撲殺政策造成各縣市收容所內的貓狗持續爆量,雖然中央政府分配大筆預算給地方政府
興建新收容所,希望提升收容量能,但地方政府和民間單位都認為,若不能有效管理流浪
動物的源頭問題,新的收容所爆滿也只是時間問題。仔細探究流浪動物的成因,其實並非
只是棄養那麼簡單,民眾任意餵食的行為、民間收容所與中途之家無法可管,加上放養犬
隻結紮不確實等,都導致流浪動物源源不絕。
根據相信動物協會2016至2017年在北北基地區進行絕育的2705隻遊蕩母犬進行分析,發現
野犬比例為47.5%、放養犬33.1%、棄養或走失犬僅12.8%。雖然各區的浪犬來源比例稍有
不同,但這份調查打破了社會對「流浪貓狗主因為棄養」的想像。
https://imgur.com/pbPWHhQ
▲根據動物協會報告,打破了社會對「流浪貓狗主因為棄養」的想像。(圖/記者陳明安
攝)
愛爸、愛媽亂餵食 流浪狗數量暴增成威脅
流量犬貓數量狂增的原因,除了棄養之外,也跟很多「愛心」行為有關。不少民眾會抱持
著「流浪動物在街上有愛心媽媽在餵,還會有動保團體幫忙在做絕育」的想法,對於養得
不合適的貓狗就想往街上丟,「飼主責任的崩解」也讓流浪貓狗在野外的族群持續增加。
時任澎湖縣家畜疾病防治所所長郭仁政也提到:「物種都是自然消長的,很多流浪狗就是
從出生到生長在野外,已經是『野生狗』了,那就應該用野生動物的角度去看待。」若是
牠的食物來源少了,族群數量自然就會減少,但當有愛爸、愛媽的不斷餵食,又沒有幫忙
結紮的情況下,牠們就是不斷繁殖,再加上一旦因為任何原因中斷餵食,動物的本能出現
,許多畜牧人家的家畜就會遭殃,「當野生動物已經侵害到人類的生命財產安全,就應該
要控制,(安樂死)看起來很殘暴但其實是在做平衡生態。」
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技正鄭安國也表示,經過觀察,雲林當地的流浪狗特定聚集地,就是
因為有很多愛爸、愛媽餵食,食物來源充足,「騎機車經過,就把飼料整包一丟」,餵食
流浪動物本來應該是有愛心的行為,但對當地的居民造成很大的困擾。
寵物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張靖霖也指出,不餵食不是自己飼養的物種應該是一
個基本的知識,不當的餵食,的確讓流浪犬隻數量無法控制。
https://imgur.com/undefined
▲張靖霖說,現在棄養已經不是流浪貓狗來源的主因,反而是民眾私自經營的中途之家和
私人狗場成為一大破口。(圖/記者陳明安攝)
中途之家、私人狗場 都算「非法寵物業」?
除了愛爸、愛媽的餵食外,張靖霖說,現在棄養已經不是流浪貓狗來源的主因,反而是民
眾私自經營的中途之家和私人狗場,成為流浪動物來源的一大破口,「合法的繁殖買賣業
在2018年(特定寵物業管理辦法)修法後就相當嚴格,包含要取得兩張牌照、人員要每年
有教育訓練時數,但反觀中途之家、私人狗場的模式其實和寵物、繁殖業者相同,但現行
卻無法可管。」
張靖霖進一步指出,私人的狗場或是中途之家收費後照顧寵物,就是寄養業,如果領養要
再收取費用,就等同買賣業,如果又任意將犬貓進行繁衍,那就是繁殖業,「合法業者需
要評鑑,需要追蹤飼主,我們的管控是有自己的一套方式的,但他們就是管理上的黑數。
」
同時他也為合法業者叫屈,「在公、私立收容所內的流浪犬貓,95%都是混種貓狗,品種
犬隻佔了5%,而且認養率秒殺。」對於外界常會誤解,寵物店和繁殖業者就是讓流浪犬貓
數量大增的說法,張靖霖感到無奈,「反而是很多民間狗場、中途等非法單位的領養過程
,不需要打晶片,飼主不想養就往外放,對合法業者來說都是無妄之災,我們身為業者,
更該負起社會責任,告訴其他業者和飼主責任教育的重要。」
愛心團體勾搭繁殖業 寵物買賣產銷鏈成破口
不過,陳玉敏認為,對於繁殖、買賣業者,政府也應該要從總量上管制,「台灣只有2300
萬人口,寵物市場每年到底可以消耗多少?每年流入市場的狗有幾十萬隻,但是真的有那
麼高的消費力嗎?那些消不掉的狗又到哪裡去了?」她提到,公立收容所每年都要接收很
多繁殖、買賣業者,因為賣不掉或是有病的犬貓,「但這樣就是在幫繁殖業者擦屁股。」
陳玉敏認為,連台灣的經濟動物(像是蛋雞),都因為產銷調節而需要管制數量,寵物更
加需要,「台灣的公、私機構已經耗費相當大量的成本來處理流浪動物問題,總量管制才
是一個必須嚴正以對的議題。」
https://imgur.com/BRlw4TQ
▲陳玉敏認為,連台灣的經濟動物,都因為產銷調節而需要管制數量,寵物更加需要。(
圖/記者陳明安攝)
對此,農委會畜牧處動保科科長鄭祝菁指出,農委會已經有在教育民眾家犬、家貓不要再
繼續繁殖或棄養,不要再讓牠們成為流浪動物的來源,飼主責任部分一定要落實。而雲林
縣誌成動物醫院設醫師也指出,地方政府也持續呼籲民眾應該幫家犬植晶片、要打狂犬病
、要結紮,才可以控制狗的數量,雲林縣政府也一直提供結紮補助,就是希望貓狗不要再
越來越多。
從公家單位到民間團體、業者口徑一致,源頭管理、總量管制才是有效控制流量貓狗的解
方,但台灣目前犬貓爆量已成為事實,但是離開繁華的都市區後,在城鄉各地要推行家犬
絕育觀念並非易事,基礎的飼主責任難以落實,非法的民間業者管理還需要法律支持,愛
心人士的餵養觀念問題也需要時間改變,台灣的流浪貓狗數量持續上升的困境,目前看來
依舊無解。
※※※※※※※※※※※※※※※※※※※※※※※※※
TNR是無底洞 就像一場永遠打不完的仗
電影《十二夜》上映之後,促使2017年零撲殺政策上路,隨後而來的問題,逐漸浮現,全
台收容所面臨「爆籠」的狀況,迫使政府思考如何去解決流浪動物的源頭問題,這時許多
動保團體、相關政府單位都把希望放在TNvR上。但談到TNvR,正反兩派說法不一。有人認
為,若不以科學方法進行,如同把預算「丟進水裡!就算做TNvR三輩子也做不完」,但也
有動保團體說:「有做不會完全沒有差別。」且一定要把一個地區的母犬絕育率拉到8成
,如此一來就能顯著遏止流浪動物的繁殖速度。
所謂的TNvR,是指捕捉(Trap)、絕育(Neuter)、施打疫苗(Vaccinate),最後在回
置(Return),是現階段全球遏止流浪動物源頭問題的手段之一。過去廣泛稱為TNR,但
目前相關計畫都會再加上施打疫苗的步驟,以提高流浪動物的野外生存能力,並降低流浪
動物傳染疾病的風險。
TNvR僅能作為階段性手段 但動保團體強調「有做有差」
在TNvR的觀念尚未普及時,國內僅有少數幾個民間團體在做絕育,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
就是其中一員。執行長劉晉佑說,近年來零撲殺政策倉促上路後,很多配套措施都沒跟上
,讓野外流浪動物明顯增加,這時候TNvR就成為現階段的一個出路。不過,TNvR只能做為
階段性政策手段,無法永遠解決源頭問題,更難化解目前地方政府最頭痛的人犬衝突。
過去地方面對人犬衝突時,「除了抓走也沒有其他政策工具。」劉晉佑提到,在零撲殺政
策上路後,地方政府不可能抓太多,因此只能想到用TNvR,但事實上,這方法僅適用於某
區域剛出現幾隻時才有效,等到已經廣泛繁殖,導致人犬衝突加深時才實施,效果當然很
有限,也因此招來批評。
對於各界對於絕育計畫的批評,同樣在北北基執行「高強度節預計畫」的台灣懷生相信動
物協會執行長郭璇則認為,「有做不會完全沒有差別!」她以協會2016年在基隆實施高強
度節預計畫為例,「2017年結束時,當地遊蕩犬母犬絕育比例已達到85.99%。」絕育成效
也反應在防疫所的犬隻入所統計上,總入所隻數從2015年的943隻、2017年下降到417隻,
入所幼犬數量也從2015年的472隻,下降至2017年的138隻。
https://imgur.com/8GI7xLG
▲台灣懷生相信動物協會執行長郭璇則認為,絕育計畫有做不會完全沒有差別。(圖/記
者賴志昶攝)
TNvR計畫像黑洞 將強度拉高才能「止住水龍頭」
但是,對於非六都的縣市而言,TNvR像是個無底洞,只能用有限的經費去執行,卻永遠追
不上流浪動物繁殖的速度,宛如一場「永遠打不完的仗」。
對此,郭璇也說,這種情況其實跟他們早期遇到的困境很相似,當初他們不停地到野地找
狗結紮,但回頭一看收容所的數量還是爆棚,做了5、6年後越來越無力,因此他們認清了
事實,一定要把區域的絕育比例拉到8成,「不然這個計畫就是沒有用的!」
若是不將TNvR的強度拉高,那就如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所言,「像是水龍
頭一直開著,卻一直呼籲大家掃水,這樣就算掃了三輩子,都還是一直在掃水。」
https://imgur.com/eTndOOJ
▲全台收容所面臨「爆籠」的狀況,迫使政府思考如何去解決流浪動物的源頭問題。(示
意圖/記者陳明安攝)
昔日TNvR推手建言 絕育要有科學方式並做好源頭管理
陳玉敏過去曾是國內TNvR的重要推手之一,「在20年前我們是全台灣第一個跳下去做TNvR
的。」但他們還是毅然決然地暫停計畫,最重要原因就是目睹到「台灣飼主責任崩解」。
陳玉敏說,有些民眾想說流浪動物在街上有愛心媽媽在餵,還會有動保團體幫忙在做絕育
,就會覺得棄養也沒關係,成為TNvR計畫的一個破口。她呼籲政府必須嚴格執法,才能有
效管制棄養問題,「如果不處理源頭,就算我死了,我再投胎三輩子還是做動保人士,我
們還是永續在做這件事情。」
此外,陳玉敏也提到,根據近年來不同學者、團體的數據,台灣野外流浪動物的隻數有10
萬至30萬不等的說法,但這麼多動保團體用心經營TNvR,野外族群數卻是「越紮越多」
,感覺就像是把錢「丟進水裡」。
陳玉敏解釋:「我不反對TNvR,但需要用科學手段,就像作戰一樣,要先有戰略目標。」
先瞭解區域內的族群數,之後再來編列「子彈」,不能在「敵人」不明的情況下不斷進攻
。她認為,TNvR只能當作一個過渡時期的手段,且這個過渡時期必須非常的短,同時要搭
配非常嚴格的源頭管理,不然就只是在耗損能量而已。
※※※※※※※※※※※※※※※※※※※※※※※※※
導演嘆成「罪人」 批零撲殺政策蒼白空洞
台灣社會目前普遍具有動保意識,更將公立收容所「零安樂死」視為理所當然之事,而這
一切的起點是由一部探討動物安樂死議題的紀錄片電影《十二夜》開始的。對於零撲殺政
策在電影後修法上路,《十二夜》導演Raye形容該政策「蒼白、空洞」,也稱修法斷然將
安樂死率降到0%相當「變態」。不過,零撲殺政策也不是全然都是壞處,她認為,該政策
最大影響就是斷了政府「後路」,讓中央與地方必須正視流浪動物的源頭問題。
《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團隊看見台灣流浪動物現況,以及各地收容所面臨的困境,決
定下鄉一探究竟,在這一趟採訪過程當中,我們認為有必要訪談當初促使《動保法》修法
的電影導演,因此在聯繫上《十二夜》導演Raye後,請她聊聊當年電影上映過後所引發的
種種效應。
https://imgur.com/ZSU6ih7
▲《十二夜》導演Raye形容,零撲殺政策是「蒼白、空洞」。(圖/記者賴志昶攝)
收容所曾安樂死7成犬貓 今「零撲殺」卻未必過更好
在2013年《十二夜》上映前,根據農委會2008至2019年數據可發現,在2014年以前,每年
公立收容所都收容超過10萬隻流浪動物,最高更曾在2009年收容高達12.7萬隻;攤開另一
項「安樂死」數據來看,零撲殺政策上路前,每年全國公立收容所有4成以上的動物遭到
撲殺,最高紀錄同樣也是2009年,當年全國共執行9.3萬隻次安樂死,佔總數達73.09%,
換句話說,當年10隻犬貓進入收容所後,有超過7隻被「處理」掉。
Raye就提到,零撲殺政策對流浪動物的影響可分為內跟外,對外而言,過去每年會有近10
萬隻被抓進安樂死,現在少了這個數量,牠們有更多繁殖機會,加深了人犬衝突;對內方
面,收容環境向來不好,現在又由於零撲殺政策,讓流動犬貓入所後待的時間從12天到現
在數月、1年甚至有到5年以上的都有。
一位公立收容所志工曾向她透露,過去志工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把流浪動物拍美美的再po
上網吸引民眾領養,但在零撲殺政策後,可能因為犬隻長期處在擁擠、高壓力的環境,變
得性格難以親近、易怒,就算被領養後,被退回的機率也很高;因此,志工們現在的首要
任務,反而是要維持所內動物的心靈健康,要時常帶狗狗出去遛,讓牠們有運動的空間,
以舒緩流浪狗在所內的心理壓力。
國會火速上架零撲殺 導演坦言政策「蒼白、空洞」
談起當年因為電影的關係,間接促使零撲殺政策上路,Raye稱呼它是「蒼白、空洞」的政
策。
她回憶,2015年在立法院中審議時,不管是動保團體或是官方都一致認為「不會過吧」、
「現在每年都進去這麼多隻,怎麼會過?」豈料,該政策卻打破眾人眼鏡過了。Raye有點
無奈地自嘲地:「我也不懂怎麼會過,可能也真的是我們害的吧!」
她以國外來說,在歐美、日本等國家都還是有在做人道安樂死,雖然不少當地動保團體正
在推動「NO KILL」,也就是降低安樂率,但所謂的「NO KILL」也不是直接降到零撲殺,
例如美國動保團體就是訴求要把人道處理率減少到10%。
「像台灣這樣直接降到0%、1%的安樂死率,其實相當變態!所以才會很多人說,你這樣(
零撲殺政策)根本不叫符合動物福利,你只是不敢做、不願意去做而已。」
https://imgur.com/7IjYIdx
▲全台收容所面臨「爆籠」的狀況,迫使政府思考如何去解決流浪動物的源頭問題。(示
意圖/記者陳明安攝)
收容所從反派變正派 角色轉換能將危機化為轉機
對於「後零撲殺」後所面臨的各種困境,不少人會問到主管機關在哪裡?農委會底下僅有
畜牧處動保科主掌動保相關業務,層級之低歷年來廣受動保團體批評。Raye緩頻地說:「
這其實很正常。」因為台灣社會過去從來不重視動保議題,所以不管是中央或是地方,處
理動保議題的單位都很低。
「當大家關注時,這問題的洞已經太大了。」Raye認為,這些機關就算預算提升兩倍、三
倍,都解決不了目前的動保難題,因此只能東做一些、西做一些,卻是怎麼做都被罵,很
難獲得成就感。
不過,Raye也強調,零撲殺政策也不是全然都是壞處,因為當政府少了「安樂死」這個政
策工具後,才瞭解到流浪動物是個大問題,雖說零撲殺政策讓公立收容所經營遇到種種困
境,但事實上也是個轉機。
「因為這樣等於『沒了後路』,政府就必須要想辦法,徹底解決流浪動物的源頭問題。」
Raye提到,因為零撲殺政策、紀錄片的關係,讓收容所必須更加注重改善環境,尤其是投
入疫苗後,讓所內瘟疫情況也有很顯著的改變,「由反派變成正派,這個轉變就是他們應
該把握的。」如果收容所能夠接受這樣的定位,變得更開放、透明以及正向,廣泛與民間
交流、求援,然後納入外界意見與資源,反而會做得更好。
※※※※※※※※※※※※※※※※※※※※※※※※※
動保政策沒彈藥 只憑一個「科」怎麼管!
「零撲殺」政策自2017年正式上路,原為終結「十二夜」的美意,卻在中央未有配套措施
、地方人力未跟上等因素影響下,使得公立收容所內「爆籠」情況屢屢發生。在此情況下
,除了讓所內流浪動物福利受損外,更促使野外人犬衝突情況加劇,進而突顯第一線基層
人力不足的無奈困境。
「不會過吧!」探討公立收容所撲殺議題的紀錄片《十二夜》導演Raye回憶,2015年立法
院正在審查零撲殺政策時,不管是地方機關、動保人士都一致認為該政策不可能通過。
不料,零撲殺政策還真的過了。當然修法通過背後有諸多原因,除了因為紀錄片掀起的社
會輿論外,還有當時桃園新屋收容所獸醫輕生的事件,引發媒體大篇幅報導等因素,但總
歸一句就是「民氣可用」。
立法院不分黨派立委看上動保議題背後強大的民意基礎,倉促將零撲殺政策強推上架,不
僅沒有其他的配套措施,也不提供主管機關足夠的「子彈」與「戰力」,所造成的後果,
就是近年來的流浪動物福利受損、基層人員受氣、主管機關也哀嘆無力。
其實,除了零撲殺政策倉促修法通過之外,當年《動保法》在制定時,就留下諸多問題。
1998年,《動保法》於立法之初,就未另外設立專責機關,也未新增人力與單位,因此動
保業務都是由原有單位兼辦,像是中央主管機關動保科就掛在農委會「畜牧處」之下,而
地方相關業務則由縣市府的「農業處」、「家畜疾病防治所」等單位受理。
在社會大眾對於動物保護議題日漸關注的情況下,反觀中央主管相關業務的機關僅有動保
「科」,層級之低不僅歷年來深受動保團體批評,也讓社會大眾質疑,一個「科」真的有
「施展手腳」的空間嗎?
在地方政府方面,縣市政府對動保業務的態度,完全主導著該縣市所有流浪動物的福利。
如果該縣市首長支持,可能會另外獨立設置動保科,並挹注更多資源;若不幸不受重視的
話,第一線人力僅由原有管理經濟動物、保育動物的獸醫兼任,這其中雖同為「管理動物
」,但可能由於人員的觀念不同,使得收容所的動物福利,隔了縣市就有天壤之別。
除了主管機關的人力、經費不足之外,地方政府還得面對各種民意壓力,就算是有現行法
令依據,面對民眾動保觀念偏差,仍是不敢開罰。
以結紮為例,依據《動保法》第22條第3項規定,特定寵物(指家犬貓)飼主應為寵物絕
育,或向相關單位申報,並提出繁殖管理說明後得免絕育,如有繁殖需求也應申報,違反
者將可依同法第27條第1項第8款規定,處新台幣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罰鍰,並得公佈其
姓名、照片及違法事實。
雖有法令明擺在前,但實際是否裁罰,也是要看地方政府的眼色。
就有下鄉進行家犬、遊蕩犬TNvR計畫的動保團體發現,部分縣市的地方基層面對未進行家
犬絕育的飼主,大多先採用規勸方式,之後若對方仍不絕育,也只是要求飼主提出繁殖管
理說明,很少實際開罰,此舉就讓絕育計畫形成一個破口。
面對「春風吹又生」的流浪動物族群,農委會動保科坦言「沒有其他神奇的方法」,目前
看來僅有進行TNvR一途。但在源頭管理沒有強制執法約束下,現行地方政府也無法以科學
方式進行TNvR,東做一塊、西做一塊的「盲紮」,最終也僅是讓TNvR成為「財務黑洞」,
正如同動保團體所言,「做三輩子都做不完!」
台灣動保政策歷經數10年來的搖擺,直到在近年來才勇敢跨出重要一步,也就是廢除收容
所安樂死制度,此政策雖然在全球是少見的措施,但是政府在面對「後零撲殺時期」所出
現的各種難題時,更應該拉高「動保科」的主管機關層級,就算僅以有限資源來管理,也
要謹慎思考如何善用,畢竟這些流浪動物的生命,也只能仰賴這些「彈藥」了。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www.nownews.com/news/5045653
https://www.nownews.com/news/5045662
https://www.nownews.com/news/5045284
https://www.nownews.com/news/5045293
https://www.nownews.com/news/5045663
https://www.nownews.com/news/5045398
https://www.nownews.com/news/5045411
https://www.nownews.com/news/5045413
6.備註:
毛寶萬惡之源。
林岱樺、王育敏,罪無可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