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聯合報
2.記者署名:
馮靖惠
3.完整新聞標題:
台大學生六都占逾8成 教育真能翻轉人生?
4.完整新聞內文:
台灣大學統計,今年透過指考分發進台大的學生中,有85%來自六都,其中台北市占32%全
台最高。不少相關研究都顯示,台大學生的家庭所得高於公立大學平均值,醫學等熱門系
學生平均家戶所得相對較高,想靠教育翻轉人生,現實似乎日益困難。
台大學生家庭所得中位數約150萬 高於公私立大學
教育常被認為是「脫貧」的方式之一,有助促進階級流動。但當家庭背景、經濟能力影響
受教育機會的比重愈來愈高,教育促進階級流動的作用,就沒有預期中的大。
台大教授林明仁2019年曾發表相關研究,探討親代所得與資產如何影響子代(1993至1995
出生世代)教育取得的機會。該研究分析財稅資料中心2000至2015年資料,串連親代所得
、資產及子代就學資料後,發現家戶所得及資產與高等教育的就讀機會呈高度相關。研究
指出,台大學生的家庭所得中位數為150萬元左右,高於全體公立大學的110萬元,也高於
私立大學的100萬元。
另一份台大教授駱明慶2016年發表的研究發現,2011至2014年間,台北市18歲人口成為台
大生的比率,是花蓮的是7.37倍,其中北市大安區更是花蓮的12.83倍,也就是住在都會
精華區的人進台大的機率遠高於偏鄉。
義務教育國小階段 呈現城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景況
當家庭所得嚴重影響階級流動,極可能造成「貧窮世襲」。台灣在義務教育剛開始的國小
階段,就明顯呈現城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景況。
教育部統計,即將開學的109學年度,就有四所國小廢校或整併,主要位在偏鄉或人口外
流嚴重的社區。因為連續招不到新生或學生人數太少,被政府勒令裁併,主要理由不外乎
是以經濟效益作考量,認為「小校人少,為何還需要花這麼多經費和資源。」
政府有責任讓偏鄉或弱勢 接受相同品質的義務教育
但當政府資源落差愈來愈大,惡性循環下,偏鄉家庭為了孩子的未來,有能力者就趕快外
移,沒能力繼續留下的,當學校招不到新生,自然走上廢校一途。小校廢校後,已入學的
學生只好轉介到鄰近的大校,後續的學習成效如何、有沒有受到妥善的照顧,幾乎看不到
政府追蹤。
教育一直以來被視為弱勢家庭子女是翻轉個人命運的鑰匙,就國家發展而言,政府有責任
顧及社會公平正義,讓偏鄉或弱勢家庭子女,能有機會和其他人民接受相同品質的義務教
育。
國教、高教都沒做好 如何追求世界卓越?
但現今的教育體制太僵化,國教、高教都沒做好。高等教育經費不足、太「鎖國」,即使
經費較充裕的頂大,也只能「穿小鞋」打國際盃,如何追求世界卓越?
至於國民教育,更仍用早年大校觀念在經營小校,不夠多元且因地制宜;應讓學校自主採
混齡教學或適性學習、線上學習甚至自學等新的學習方式,才能幫助台灣教育走出新路。
政府也應投入足夠資源,讓偏鄉小校發展特色。否則在人口外流、集中都市的必然趨勢下
,小校被迫關閉的悲歌,只能在偏鄉繼續下去。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120888/4799385
6.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