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grant790110 (歷史的過客)》之銘
: 有人說 民歌是外省人在唱的
: 我個人認為這是很嚴重的偏誤
: 因為民歌的範圍實在是很大
: 難道有人會認為羅大祐的《童年》是外省歌??
雖然是很久以前的文,但是看到這一段覺得好感動......
很多人在評價一件事物的時候,根本就不曾認識事物的本身
只是憑藉著一些印象而已
有人說校園民歌沒有「校園」也沒有「民歌」
但校園民歌真正的起源確實是帶有傳唱的性質
甚至也有作者不明、集體創作的情形
比如說:《萍聚》、《偶然》......等
這些是真正在學生活動之中傳唱的歌曲
根據早期校園民歌《盼》的作者周興立的回憶
會寫歌是因為大家唱到沒歌唱,寫好玩的,本來從沒有想過會錄成唱片
雖然不知道代表性如何,但是也不能否認有這樣的事、這樣的人就是存在過
只要翻過爸媽社團的「小歌本」,就知道校園真的有民歌
校園真的有民歌
只是後來漸漸被政治化、商業化
而書寫歷史的人正好是政治化、商業化之獲益者
所以他們也忘記把真正的歷史寫進他們的歷史裡
比如,現在都說「民歌45」
是因為定1975年楊弦發表《中國現代民歌集》為民歌元年
但去年,周興立在台中就辦過一場:
「風華五十:校園民歌傳奇」免費演唱會
這代表確實有人認為校園民歌應該要遠早於楊弦
回到羅大佑的《童年》
當然羅大佑是客家人,《童年》似乎不應該是外省歌
但可能代表的是本省醫師世家那種階層的童年......
某些小孩可能就沒看過什麼「諸葛四郎」漫畫
他可能只能《赤足走在田埂上》
——這是另一個客家人葉佳修所創作的歌曲
但葉佳修家裡也是公務員,沒有在務農的,他只是喜歡外婆家的田園而已
校園民歌確實是有局限......
我認爲正是因為那是在校園裡發生、目標是校園
所以每個人不會去強調他們的差異性,而是共同性
只是那個共同性在不同的時空與局勢下會產生變化......
我認為可能是這樣子的。
: 民歌的背景是這樣的
: 原本民國60年代以前
: 年輕人的喜好主要為西洋流行樂
: 然而進入民國60年代後
: 我國面臨一連串事件
: 如退出聯合國 尼克森訪陸 中美斷交等
: 雖然一時風雨飄渺
: 然而民心卻也凝聚了起來 激發了民族求生的意志
: 當時校園內的年輕人 也就是我們的父母親那一代
: 決心不再唱西洋的歌
: 「用自己的語言,創作自己的歌曲」
: 於是又富具才華的年輕學子們
: 就以中文寫下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歌曲
: 內容廣泛 詠物 抒情 勵志 懷古
: 有描寫人與人之間的友情愛情回憶(讓我們看雲去/恰似你的溫柔/微風往事/童年)
: 有詠唱高尚美德或年少輕狂的瀟灑流浪(今山古道/小草/橄欖樹/浮雲遊子)
: 有惋惜未曾踏上過的中華大地(夢駝鈴/龍的傳人/變色的長城/中華民國頌/中華之愛)
: 有歌詠家鄉美好的風土民情(外婆的澎湖灣/廟會/酒干倘賣無/鄉間的小路/送你一把泥
土)
: 由於當時的社會情勢 經濟蓬勃發展
: 民眾開始有了娛樂
: 讓唱片業及歌曲創作比賽的出現
: 使校園民歌的發展有了肥沃的土壤
: 如同《詩經・國風》的形成
: 以觀風的角度 即以歌做為當時社會發展的側影
: 當時無疑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最全面的時候
: 然而 民國80年代前後
: 隨著國內外局勢的變化 以及高度商業化的行銷手法包裝下
: 使得西洋及日本流行歌曲再次流入國內
: 一消一長之下 樸素的民歌相形見絀
: 於是新生幼苗再也無法於校園內萌芽
: 然後...就變成你看到的這個樣子
: 台語歌曲在解嚴後民國80年代 曾有一段發展
: 然而造成民歌勢微的大局勢並沒有改變
: 來自海外的流行音樂終究淹沒了市場
: 這是父母那一代的青春 是我們的文化
: 無法承接而造成文化斷層的我們
: 應該要深思為什麼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