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arkban (馬克白)》之銘言:
: 我肥宅啦
: 好幾年沒看電視了
: 以前什麼全民大悶鍋、康熙來了
: 一坨外省人卡住整個演藝圈
: 現在過了這麼多年
: 全民大悶鍋2013年倒過一次
: 年初逆時鐘又被幹爆一次
: 康熙來了2016就倒了
: 現在外省人還是一坨坨的卡住演藝圈嗎?
: 還是已經被疏通沖進馬桶了
: 有沒有八卦?
這個不叫做外省人霸佔
而是外省的先天的資源和優勢好
不可否認的是
1949年以後來臺灣的那批外省人
從作家到政治家 到廚師 到各行各業的人都是 大陸的精英
被蔣介石帶到了臺灣
跟臺灣本地的那些人比 那自然處於優勢
就好像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大學生 被一個小學沒畢業的人 質疑為什麼他能夠在政府坐著吹空調上班
我卻只能在工地上搬磚
這怪誰呢
這是一種社會現象
你生在一個農民家庭 從小沒錢讀書 你能夠受到多好的教育?你能得到多好的工作?
扯的有點遠
所以為什麼演藝圈大多都是外省人
首先一點在臺灣的外省人先天個子高 長相好
就比如說拿唱歌來說
作為根正苗紅的鄧麗君是外省二代 本省人如果不服氣 唱歌好聽的一樣可以出頭
這麼幾十年過去了 本省有哪個藝人唱歌超過鄧麗君了呢?
臺灣早期的那些巨星 劉文正 鄧麗君 胡慧中 林青霞等 都是受的良好家庭教育 社會教育
圈子本來就不一樣
就好比美國的黑人總是憤憤不平 為什麼白人總是比他們生活優越地位高
這還真不是歧視黑人
這衹是美國的一個社會現象
黑人從小生活的圈子 所受的教育 註定了衹能是惡性循環
拿什麼跟白人競爭?
但這並不是美國的政策歧視造成的
平臺是開放的 機會是均等的 衹是黑人普遍沒這個能力 這能怪誰呢?
臺灣也是一樣
演藝圈也好 各行各業也好
平臺開放的機會是均等的
競爭不過就是社會現象
這十幾年好
本省人終於奪權
把外省人踩在腳下
不遵從社會規律 政策性的占了演藝圈文化圈的優勢地位
平臺資源被本省人佔據了以後
臺灣開始仇中反外省人 排擠中國文化 提倡本土文化優先
結果就是臺灣落後的本土文化 根本就不具備競爭力
所以他們這十幾年的歌曲電影根本沒人聽和看
還沉醉在幾十年前老外省人創造的臺灣華語地位中不願自拔
這些人一提起臺灣歌曲就提十幾年前臺灣外省人時代多麼榮光
但另一方面又憤憤不平外省人的成績
於是就這樣在矛盾的心態中一直生活著
再往下隨著臺灣地位的衰落 這種心態會越來越嚴重 心理會更加扭曲
最後肯定是一個惡性循環 不行我們等著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