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開放美國瘦肉精豬肉牛入口台灣
引起好大的爭論,
天知地知你知我也全世界也都知道,
台灣現在是交保護費、入會費給美國,
以推動台美建交和更多合作的可能性。
台灣本身嘅豬肉已經夠國內供應,
而且還不含有害的化學物質,
所以很多人都質疑有沒有購買美國肉類的必要性,
那麼如果美國傾銷含有瘦肉精的肉品,
因為美國的密集式農業生產技術,
可以大量生產壓低價格,
多少也一定會打擊到本地肉品價格,
對本地消費者來說其實是有好處,
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也能享有價格上的優惠
但相反豬肉價格下跌,本地豬農就很慘了
品質方面就算不提升也要保持水準
才能突顯本地豬肉的優勢,
價格方面要保持競爭力,
也勢必要和美國豬肉看齊
而我以僅有的貿易知識去思考各種可能性和解決方案,
我覺得其實可以將台灣無激素無添加的優勢,
把豬肉包裝成為高級品,
以優質的豬肉反傾銷去美國,
針對的是美國的中上階層人士,
注重健康和品質的高消費力人口,
讓有消費能力的人購買,
就有可能可以達到雙贏的局面。
具體例子就像日本牛肉一樣,現在全世界沒有哪一個國家不認識日本和牛的品質,
就算用貴幾倍的價錢也會願意去購買日本的牛肉,
這就是品牌營銷和國際貿易的成功之處,
而且不代表低價格的牛肉就沒有消費的空間,
因為只要這個世界上有窮人和富人,有注重品質和只求飽腹的消費群眾的存在,不同價位的肉品就會有不同的需求者購買,
只要把台灣豬肉的優勢和優點打造國際知名的品牌和宣傳,
透過國際貿易的渠道銷售到不同國家,
首先可以與美國談判,互相提供不同品質的肉品交易,達至雙贏的局面也並非不無可能
但當然要打造一個品牌需要的時間和心力絕對不是幾個月能完成的,
一個品牌的歷史和淵源,
還有他的價值都打入消費者的腦海,
是需要整個國家的大力推動和投入,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大家都明白,
但如果從這個方向去思考,對於政府來說可能是目前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向,
能讓本地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
以更合理的價錢購買不同品質的豬肉
也能讓本地豬農的權益受到保障,
而且政府也應該確保本地豬肉維持本地合理的價格水平,但賣到國外就可以大幅提高它的價格,包裝成高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