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失蹤少女被尋獲,兒福聯盟召開記者會,希望警政署放寬與社群媒體的安珀警報機制
,加速協尋,警政署表示要再跟臉書溝通。此外網路防護機構也憂心,為了幫助協尋少女
,媒體頻繁報導怕對受害者造成傷害。
高雄14歲少女失蹤三天後,終於在新竹嫌犯家被尋獲。面對這類未成年遭誘拐失蹤案件,
兒福聯盟指出,105年我國警政署與臉書簽訂「安珀警報」,一旦出現兒童誘拐事件時,
可以透過社群媒體發布警示與網友的力量協尋,但啟動安珀警報的條件過於嚴苛,四年來
卻從未啟動過。
兒福聯盟政策中心主任李宏文表示,「安珀警報通報要件必須要鬆綁,從所謂綁架勒索擴
大到,只要兒少遭到誘拐,經過法定代理人同意就可以發布這樣協同的警報。」
兒福聯盟擔心還有更多遭網路誘騙的黑數沒有浮上檯面。根據警政署統計,未滿18歲兒少
離家,106年與108年每年都超過四千人,107年3900多人。兒少離家大多發生在國中階段
,首次離家年齡平均14歲,其中更有三成離家後投靠網友。
刑事局犯罪預防科研究員林標油表示,「大家一直發布(安珀警報),這個系統可能沒有(
效力),造成大家不相信,狼來了效應。很願意跟他們(臉書)談談,是不是(鬆綁)寬一點
、闊一點。」
警政署回應要跟臉書溝通,研議放寬安珀警報標準。此外,不少網友案發後,透過肉搜比
對嫌犯網路個資,協尋少女下落,但民間團體憂心,透過媒體加強報導加害者線索,恐怕
違反兒少法69條,也將被害人推入險境。
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執行秘書劉昱均表示,「越來越多加害者的資料被曝光在網路,這
些至關重要的線索曝光在網路上面的時候,我們極擔心加害人覺得自己無可逃了,進而對
被害者進行更激進的手段。」
此外也有不少案例在兒童返家後卻又再度離家,立委認為應強化追蹤輔導機制,關懷功能
失衡家庭,後續將提出〈兒少福利權益保障法〉相關修正。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92598
防兒少網路誘拐 兒福促放寬「安珀警報」啟動條件 公視新聞
陳淑敏 王德心 / 台北報導 2020-09-02 12:47 最後更新:2020-09-02 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