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各項統計數字
桃園的人口遷入與遷出比例
和戶數成長
都是六都 甚至是全國排名前三
在都市規劃與交通計劃中
有一項立論是
人口增加對於交通的需求成正比增加
加上
桃園市各區的人口增長對於居住環境的需求增加
也就是因工作、求學和生活採購而產生的交通量必然相對成長
所以在交通使用者的交通習慣沒有改變(三寶)加上交通需求量增加導致交通事故激增
幾乎是可預期的必然結果
怎麼辦
我知道怎麼辦就不在這裡賣火鍋了
這個問題幾乎可以做一個博士論文
拎北怎知道該怎樣簡單說明
珍·雅各
有一項說法是
這種現象是因為人們的生活需求與方式不得不採取開車通勤來滿足
加上公共交通運輸的崩壞(量能不足或品質低落)
連帶影響人們自行開車的意願
白話文
這幾年將會是桃園市的交通黑暗時代
惟一安慰的是早二十年前的台北市已經示範過如何度過
就看桃園市府如何做出更好的措施
單純指責人民不遵守交通規則或行政部門施政怠惰
都是無濟於事
惟有回歸問題的根源
交通是滿足人們生活需求的方式
才能真正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