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 《RichardIII (我沒謀殺我姪子!!!!!!!!!)》 之銘言:
:
: 90萬大軍這種規模,有幾個朝代應該可以辦到:
:
: 秦:統一天下前滅楚戰役出動60萬人,假設算上國內防務以及新佔領區域治安,秦軍
: 當時兵力應該破100萬大關,統一後光是北伐匈奴就出動30萬人,全國秦軍應該100萬
: 以上
:
: 漢:光是垓下戰役漢軍就有60萬人參戰,算上其他戰線與維持治安的漢軍,1~200萬漢軍
: 應該可信,戰後漢高祖曾經裁軍,但後來北伐匈奴還是有出動32萬人,武帝時代屢次興兵
: 在外作戰,軍力破100萬也不稀奇
:
: 隋:討伐高勾麗就動用110多萬人,而且還是三次這樣幹,結局是全民皆反。
:
: 宋:到了宋仁宗有養兵到150萬人,宋英宗降為125萬人
:
: 金:兵力100萬以上,光是野狐嶺戰役就出動40萬以上參戰
:
: 元:光是南下滅宋伯顏這一路就有20萬,收編宋軍之後,又出動10多萬討伐日本 總兵力
: 一定嚇人
:
: 明:明太祖時代就有180萬人兵力,成祖成長到300萬以上,明英宗時代下降成180萬,
: 經歷土木之變還能在首都保衛戰調度20萬人對抗瓦剌,到了中晚期明軍都還有80~100萬人
: 兵力,而經過戚繼光改革後還在東南沿海、長城、朝鮮打勝仗,然而在薩爾湖陣亡近五萬
: 人 開始走向衰微,中間經過孫傳庭與袁崇煥的整頓與改革,曾經於寧遠、寧錦、北京
: 大破後金,袁崇煥蒙冤被殺之後,明軍整頓改革頓挫,加上流寇興起,滅亡勢不可免
:
: 先整理到這樣
:
研究世界古代戰爭史,您會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中國的古代戰爭普遍參戰人數較歐洲古戰
爭人數要多。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歐洲方面最大參戰人數為:騎兵5000人,步兵30000人。16世紀後的義
大利諸邦戰爭基本就千人級別,跟村民械鬥差不多。
具有代表性的帕維亞之戰(1525年),雙方兵力相加不超過五萬。16世紀著名的西班牙無敵
艦隊和英格蘭海戰,兵力也沒超過五萬;而古代中國戰爭參戰人數則十分龐大,如赤壁之戰
,曹操號稱八十三萬大軍。淝水之戰,苻堅帥步兵六十萬,騎兵二十七萬。
明朝永樂年間與越南的一場戰爭,明朝軍隊號稱八十萬,越南軍更是號稱七百萬。歷史記載
的戰爭,隨便一戰就是幾十上百萬,可信度有多少?
首先,在中國古文學中「三、六、九、百、千、萬」都可做為虛數,而且古代戰爭把後勤民
夫也都算在內往往號稱幾十萬、上百萬隻是一個籠統的說法。
其次,也是為了恐嚇對手,《三國志魏志 國淵傳》有記載:「破賊文書,舊以一為十。」
就是說上報殺敵人數的時候,一個當十個算,參戰人數應該也是同理。不戰先屈人之兵,至
少在心理上先戰勝對手。
中國歷來都不注重記錄戰爭,《史記》關於長平之戰的記錄只有五百字,而且還包括前因後
果,而《亞歷山大遠征記》關於高加米拉戰役的記錄就整整十頁。這就導致後人對中國古代
戰爭的了解極其受限, 史官無法考證真實參戰人數,就只能把吹出來的人數記錄下來。
其次從後勤和指揮來看,百萬大軍也是不可能的, 對於古代的交通和運輸情況來看也是不
太可能,那好比是一個移動的巨大城市。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算了一筆帳,興師十萬,除去輜重和後勤,能上戰場的就只有七萬,
而後勤卻需要三十萬民夫在補給線上來回,而民夫本身也需要吃,補給線還需要兵力保護,
所謂全民皆兵是妄想,國家勞動力都脫產了國家靠喝西北風運轉嗎?
文景數十年積累,被漢武帝幾場小仗揮霍一空,古代低下生產力真正能支持多大規模戰爭可
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