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差異
日韓的發展都是民間選擇投資本國產業
建立產業鏈互惠發大財
台灣則是在差不多時間點選擇瘋狂代理進口
讓觀看國外文創產品成為習慣
而由於代理進口有篩選
民眾看不到真正的糞片
如此一來觀眾的口味跟門檻就提高
更讓國內的文創發展雪上加霜
國外金字塔底層可以過活
台灣底層沒有消費土壤
九成歐美日韓作品消費後
剩下的一成碎肉才是我們的市場
加上國內文創創作者許多都想要圓夢不管商業價值
比如魏導就想要一部電影花到12億預算
無視台灣全部電影票房冠軍只有11億票房
國片票房前三名也只有五億等級
(表示作品穩賠)
這樣的導演還是名列前茅的等級
自然沒可能讓投資人大舉投資
且台灣的人口基數撐不起符合台灣人胃口的作品
投資一千萬下去大多時候只能回收不到五百萬,甚至還有作品只能回收五十萬
自然投資人也會選擇往其他地方跑
不留在本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