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克羅埃西亞」名字八卦,其英文為Croatia,但在克羅埃西亞語卻稱為Hrvatska
兩者的差異在於,前者是拉丁文的寫法,轉譯自後者的中世紀斯拉夫語名稱Horvatska
由於'h'在拉丁文中通常不發音,因此就將其改成'c'發'ch'(科)的音,念作Croatia
然後,出於語言學但實際上是政治目的,克羅埃西亞人在十九世紀恢復了斯拉夫語名稱
並將'o'給省略掉,於是就變成了現在所使用的Hrvatska,沒有西亞或地亞 tia的發音
從這個複雜的國名演變過程就可知道,克羅埃西亞是一個典型的近代人造民族國家,
在十九世紀以前,克羅埃西亞民族從來不存在過,這只是一個地理名詞而已。
克羅埃西亞民族的獨立建國過程,是一個獨派對抗統派,積極「脫東歐入西歐」的故事。
所謂「東歐」其實是種文化概念,對西歐人來說,就是被土耳其異教徒統治過的地區。
從十四世紀以來,鄂圖曼土耳其帝國開始攻略巴爾幹半島,在1395年征服古塞爾維亞王國
許多人不想接受異教徒的統治,紛紛成了難民往西跑,跑到奧地利帝國境內尋求庇護,
1453年土耳其人征服君士坦丁堡,開始往西擴張,與奧地利帝國的衝突逐漸白熱化,
1538年時,哈布斯堡皇帝便在邊境設立克羅埃西亞邊疆軍區,主要居民便是東歐難民,
這些人可說是克羅埃西亞人的真正起源,他們在兩個帝國夾縫中求生,戰鬥意識強烈
在1683維也納之圍後,奧地利開始反攻,在1745年收復斯沃尼亞後設立同樣的邊疆軍區
以上便是構成現代克羅埃西亞北部兩個主要區域的背景,他們主要是東歐來的難民。
但位於亞德里亞海沿岸的達馬提亞、伊斯特里亞及拉古薩,就跟上述難民就沒啥關係了
這些地區都是在中世紀時,主要由義大利半島來的拉丁人所建立的商業性城邦。
其中只有拉古薩曾被土耳其人征服,另外兩個則是從來都在威尼斯的控制範圍之內。
因此,克羅埃西亞要戰南北的話,北方東歐難民後代,南方則是義大利商人後代。
為什麼這兩塊在歷史上幾乎沒有任何關係的地區,會合併成一個克羅埃西亞國家呢?
主要原因在,兩地的居民都不想當東歐人,都不想被東歐來的恐怖情人塞爾維亞給統一。
為什麼呢?南方有錢的義大利商人城邦就不用說了,他們從來不認為自己是東歐人。
而北方的東歐難民,主體為給土耳其滅亡的古塞爾維亞王國人民,屬於斯拉夫人種,
雖然雙方祖先同文同種,但那些往西跑的難民在經過數百年後,思想和生活都改變了
他們認為塞爾維亞老家那些沒跑走的親戚,在土耳其人統治下是落後、且貧窮的,
其中部分塞爾維亞居民改宗為穆斯林,這在克羅埃西亞基督徒來看更是十足的「漢奸」。
這種關係有點類似接受大英帝國統治的香港人,十分看不起中國鄉下來的表叔親戚。
更何況克羅埃西亞邊疆區的居民,從十六世紀以來都是奧地利帝國對抗異教徒的前鋒,
跟作為鄂圖曼帝國前鋒的塞爾維亞老家親戚,長期保持著敵我分明的狀態。
這個狀態一直要到十九世紀初,才被拿破崙打破。
拿破崙擊敗奧地利並征服義大利及巴爾幹西部後,便合併了克羅埃西亞及部分塞爾維亞
設立了一個來源於古羅馬歷史的「伊利里亞行省」,在當地推廣法蘭西式的啟蒙教育,
雖然這個行省只存在不到十年,但已經足夠呼喚出當地知識分子的浪漫想像:
「我們這些被異教徒分裂的塞爾維亞人後代,應該統一起來,恢復古塞爾維亞的光榮!」
因此便導致了作為統派意識型態的「伊利里亞主義」,也就是「大中國主義」的流行。
代表人物就是當時知名的塞爾維亞語言學家Vuk Karadzic,他是塞爾維亞的梁啟超,
他念茲在茲的就是要用學術證明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本來就是血濃於水的一家親,
當然,統派塞爾維亞知識分子絕對不會認為自己比克羅埃西亞人貧窮、落後,
他們反而認為,克羅埃西亞及其他地區人民,都受到西歐如奧地利、義大利影響太深,
需要好好地重新教育,把克羅埃西亞人重新改造回正港的塞爾維亞人、斯拉夫人。
因此僅僅過了一代,克羅埃西亞人就受夠了曾被異教徒統治過的塞爾維亞表叔,
獨派知識分子如著名的Ante Starcevic,紛紛跳出來反對塞爾維亞、反對大斯拉夫主義。
他跟統派打筆戰時總是強調,克羅埃西亞自古屬於歐洲,你們塞爾維亞全家都是亞洲人
Starcevic不只是打嘴砲,他更成立克羅埃西亞權利黨─也就是民進黨,從事獨立運動。
從1850年代到一戰前,克羅埃西亞靠著奧匈帝國及德國大腿,堅決不跟塞爾維亞統一,
但一戰後奧匈及德國崩潰,失去靠山的克羅埃西亞便給站對邊的塞爾維亞人給統一了。
先是成立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塞爾維亞王國,當然由塞爾維亞國王擔任領袖,
然後大概是大家都嫌這個名字太長了,於是在1929年時就改成了南斯拉夫王國。
在二戰爆發前,從三族王國到南斯拉夫王國的三十年間,誰都不服誰,各種政黨惡鬥。
克羅埃西亞人始終強調,我們是自古以來的獨立民族,跟你們塞爾維亞人不同,
塞爾維亞人則是堅持,既然我們都是大斯拉夫人的後裔,都是一家親,你當然要聽我的,
克羅埃西亞與塞爾維亞的衝突和論述邏輯,台灣人聽起來有沒有似曾相似的感覺?
這樣的衝突,在二戰結束後,「六族共和」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內部依然存在著,
剛好南斯拉夫聯邦強人鐵托父母雙方分別來自於最親歐洲的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
因此鐵托一直透過抬高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以壓制塞爾維亞人追求統一的好戰心態。
南斯拉夫聯邦才勉強保持平衡,等鐵托一死,每幾年就崩潰了,沒人想跟塞爾維亞統一。
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的差別,最有趣的就是他們的語言事實上是沒甚麼差別的。
當初在十九世紀時,統派語言學家發明了「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這個分類,
在不傷害兩地人民情感的情況下,表達我們是同文同種、說著同樣語言的好兄弟。
但在文字表達上,克羅埃西亞人傾向用拉丁字母,塞爾維亞人則以西里爾字母為主,
這種差別,類似於台灣繁體字和中國簡體字的差別,最大功能就在於區分你我的不同。
在南斯拉夫時代,「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是官方承認的正式語言,
但在1990年南斯拉夫解體、克羅埃西亞獨立後,馬上將官方語言改為克羅埃西亞語,
並表示據科學和歷史研究,克羅埃西亞語和塞爾維亞語自古以來就是不同的語言。
現在的克羅埃西亞是東歐過去共產陣營中較親西方、發展較好的地區;類似的地區還有,
斯洛維尼亞、蒙特內哥羅、阿爾巴尼亞等,幾乎就是整個巴爾幹半島的西半邊。
這些國家對於東邊來的移民、難民抱持著非常高度的敏感性,常常都是直接趕走。
雖然名字裡有個「西亞」,但卻一直心向「西歐」,這就是克羅埃西亞的故事。
※ 引述《liudwan ()》之銘言:
: 女口是頁
: 克羅埃西亞位於亞得里亞海東岸
: 在巴爾幹半島西陲
: 國土呈現鐮刀形
: 由克羅埃西亞、斯沃尼亞、達馬提亞、伊斯特里亞、拉古薩組成
: 阿就全域都在東歐
: 還要取名西亞要混淆視聽幹嘛
: 難民危機一堆西亞來的也不收
: 直接往北邊趕往德國去
: 那你叫做西亞叫心酸的?
: 有沒有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