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聯合報
2.記者署名:
林麗玉
3.完整新聞標題:
國發會評開放資料後段班? 北市:數位KPI不應看筆數
4.完整新聞內文:
柯文哲施政滿意度吊車尾,引以自豪的開放政府,也遭國發會評為後段班?北市府今天晨會
討論此事,柯文哲要求局處親自說明,秘書長陳志銘表示,國發會資料集筆數是偏失的統計
。記者林麗玉/攝影
台北市長柯文哲施政滿意度吊車尾,甚至引以自豪的開放政府,也遭國發會評為後段班?北
市府今天晨會討論此事,柯文哲要求局處親自說明,秘書長陳志銘表示,國發會資料集筆數
是偏失的統計,因台北市一筆資料,其他縣市依年度、行政區拆成好幾筆,連政委唐鳳都認
為,數位國家KPI不應看資料筆數。
北市府率先全國打造「資訊開放平台」,柯文哲積極推動公開透明、開放政府,不過根據國
發會日前「政府資料開放平台」統計,地方政府資料開放情形,北市僅開放1184項,位居六
都第5名。另外,108年度審計報告發現,部分政府開放資料內容未定期更新、民眾「互動專
區」的建議也未回復,無法提供民眾最新的資訊。
陳志銘說,這是國發會的統計偏失,因國發會將開放資料集筆數作為KPI。但目前最高是台
東縣3700多筆、新北3150多筆、台中、高雄各2500多筆、桃園1300多筆,台北市僅開放1千
多筆。儘管台北市筆數少,但北市是將多筆資料整合成一筆,讓開放資料更好用。
陳志銘也舉土地公告現值為例,台北市將全市各行政區、各年度整合為一筆資料,但新北卻
是分汐止、貢寮等多筆資料,若再加上年度就變成93筆,但都是同一種數據資料。另外無線
網路熱點,北市府將所有集中為一筆,若依行政區當然也可拆成30筆,但北市府認為,對使
用者而言就是一筆使用的資料,所以開放政府資料,不應只是看數量,應該是要看內容。
陳志銘也嗆中央部分部會,表示因無法產生一些資料,但又要被要求資料增加,所以就改依
照資料年度、空間來切割,但實在沒有意義存在。他認為,施政透明度與開放資料數量無法
劃上等號,還是要看開放資料的內容。
陳志銘說,甚至政委唐鳳也曾在2016年提到,政府的數位開放資料,不應該用資料集筆數作
為KPI,應該是以資料能不能即時更新,能否回應使用者需求,數位國家的KPI,一定要將資
料數量拿掉。台北市的做法與政委唐鳳的想法是一致,應該讓使用者一次使用,而不是用筆
數排名,這不是好的做法。
至於民眾的建議,國發會指北市府沒即時回覆,資訊局則表示,台北市有自己的資料開放平
臺,回應都已經即時回覆,回覆給國發會平台,應該是有時間差的問題。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7323/4859223?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6.備註:
時空背景不同
作者:
jab (Jab 滉)
2020-09-15 10:35:00柯市府KPI確實不如黨軍晨會 要跟人家多學學
作者:
chyou2003 (Smelly Cat ^^)
2020-09-15 10:37:00"數量"是最好計算的
作者:
pooznn (我~~~是來被打臉滴!!!)
2020-09-15 10:42:00可以量化的東西才能做KPI 不算筆數 那要算什麼?!
沒有意義的東西做kpi做啥就跟有人炫耀自己一夜七次超強一樣.結果一次三秒鐘人家一夜一次兩小時~
作者:
pooznn (我~~~是來被打臉滴!!!)
2020-09-15 10:43:00一次三秒 也是可量化的啊!
作者:
h321123aa (the king of toolman)
2020-09-15 11:31:00用筆數的確是不太有意義,但你人家要這樣算你也推翻不了
作者: brepus (brepus) 2020-09-15 11:41:00
dpp政府比唐鳳還懂我覺得台灣已經低智商化還有記者也腦殘 任何對政府的建議都加上嗆只為賺點閱率 台灣沒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