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台灣版的循環經濟啊
歐洲是正向循環 我們是逆向循環
反向思考問題 順便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廣推太陽能 → 太陽能用地不足 → 砍樹種電
→被抗議 → 太陽能業者抱怨 → 需要找出"可以種電"的農地
https://reurl.cc/0OEOab
換句話說 當農地無法農用 就有機會轉為種電的發電廠
(綠能發電說穿了 只要規模一大 就等同發電廠 應該視為工業區而非農業區)
https://reurl.cc/MdRdD3
第一批不利耕作的農地是因為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的區域
但這些區域因為地層下陷 容易有水災 又大多濱海
太陽能架設成本和風險都較高
而且面積也不夠現在太陽能業者倒貨的需求
那麼還有甚麼農地可以變成太陽能電廠呢?
(逆向思考....要怎麼把農地搞到不能農作呢......)
顯然把土地汙染到無法耕作似乎是個選項
雖然現在環保署要求汙染農地要列管清理後才能再開放
(但實際上根本沒有足夠預算能做這些清理)
只要環保署一讓步.... 這些受汙染的土地就能順理成章的變成太陽能電廠
太陽能產業鏈產生的很多工業污染物 在台灣很少人去問到底去哪了
(為何歐洲太陽能生產做不起來 部分原因是把污染物處理成本列進去就賠本了)
有很多環保團體都說太陽能生產 和廢棄回收可行 替業界背書
https://www.huf.org.tw/essay/content/4569
但實際上卻沒那麼簡單...... 太陽能光電板一樣需要蝕刻清洗
https://reurl.cc/14e4qp
雖然大廠都會將這些廢液交由環保公司處理 但環保公司怎麼處理....
另外 "技術可上回收" 跟 "將回收成本列入後還可有足夠利潤" 根本是兩個層級的問題
但多數環保團體都跟大眾強調前者 忽略真實世界運作是考量後者
此外 為了固定太陽能板 在台灣因為有颱風因素 所以我們的支架需要更強的結構
所以需要的金屬量也會增加 那麼也會拉高金屬的生產需求
冶煉更多金屬不免會產生更多爐渣
先前很樂觀的認為 爐渣可以混合其他材料製成綠建材
但因為有些工廠 製程出了些問題 導致許多材料並不穩定 用了後頻頻出狀況
結果就是混了爐渣的產品 銷售也出了問題
那麼這些多的爐渣怎麼辦?
於是又再次逆向思考
發現 把爐渣 廢液埋進田裡後裝死
農民發現自己田或周邊遭受汙染 無法耕作時 產生越來越多不能耕作的農地
這時候太陽能業者繼續向農委會和環保署施壓
遲早這些汙染地也會釋出變成太陽能電廠
然後太陽能真的很弱 所以發電量又會不如預期
只好擴大規模 製造更多太陽能光電板 (更多廢料不知去向)
找更多意外被汙染的地 架上賣不出國外的光電板......
很完美的循環經濟就此誕生
更好的是 因為太陽能產業當初許多環團有幫忙背書
所以當這個產業出現很多違背環保的行為時
很多環團和環保人士會陷入價值混亂
比起以前鎘米 RCA汙染案
在現在媒體更發達的年代 反彈聲浪卻意外的小
除了主流媒體被控制外
另一個原因是許多獨立的媒體和團體也發現自己可能也是推手....
只好裝做沒看到這件事
對於太陽能業者、廢棄物處理業者 收這些團體各種捐獻的政治人物
這是多麼完美 充滿台灣價值的循環經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