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傳林昶佐組「進步青年連線」時力退輔會

作者: Getbackers (逆轉思考全壘打!!)   2020-09-20 12:46:32
我想問一下更基本的問題是:
為什麼要參與全國性議題的國會議員,卻是由地方選舉產生?(有考慮了不分區,但問題
還是存在)
導致了像2016年時,黃國昌這樣有全國知名的法律學者,能不能進立法院卻是交由汐止
地區來決定。
當年舉國同情的洪慈庸,也是由台中后里來決定能不能進國會。
這讓代表全國的國會議員,有了和他們職務矛盾的任務叫:服務地方選民。
服務地方作得好,如顏寬桓(雖然這次輸了),和法律沒有一絲關係,也可以進修憲司法
委員會。洪慈庸當時進社福委員會也很瞎。
服務地方選民明明和立委職務沒有關係的啊!
難道不能由全國人民來依專業別決定全國的立委嗎?
(不分區就算了,因為那不是專業別,而是“順位別”)
※ 引述《ZMittermeyer (ZM)》之銘言
: 台灣在2005年後幾乎不可能修憲
: 那一年民進黨與國民黨,由於背後各自有看似理念相同,
: 實則水火不容的台聯和親民黨威脅,因此兩黨史無前例的合謀修改憲法
: 憲法修改後:
: 1. 立委人數減半,且採單一大選區兩票制
: (1)造成政治圈縮小,少一半位置可以塞人
: (2)贏者全拿:假設一個大選區有三個黨,分別為40% 20% 10%支持率
: 該選區會永遠是最大黨當選
: 後面兩個黨會逐漸放棄該選區的經營
: 例如現在的台南就是如此,國民黨幾乎全面撤退
: 住在台南的另外兩派20% 10%的人就會陷入長期憂鬱,逐漸累積不滿,或凋零
: (3)只要每個選區都贏稍微一點點,最後全國下來就會贏很多
: 放大效應的極致是2016年立院選舉 民進黨普選票45% -> 但卻有60%席次
: 2. 修憲需要75%立委同意,然後50%的國民投贊成票
: 50%國民複決的部分,由於需要考慮投票率的問題
: 75%投票率=66%國民都贊成
: 70%投票率=71%國民都贊成
: 60%投票率=83%國民都贊成
: 立委的部分
: 在2016年放大效應極致下,民進黨+時代力量=64%,仍離75%很遠
: 因此以極端路線:把國民黨毀滅壓制到極致來修憲,幾乎不可能
: 要修憲=民進黨與國民黨利益完全一致
: 實然政治裡,關於修憲的議題是
: 當民進黨在野,民進黨就會說要內閣制,國民黨就會說要總統制
: 當國民黨在野,國民黨就會說要內閣制,民進黨就會說要總統制
: 當國民黨立委被不成比例地放大(2008),國民黨就會說憲法沒有問題
: 民進黨與其他小黨就會說憲法有問題
: 當民進黨立委被不成比例地放大(2016),民進黨就會說憲法沒有問題
: 國民黨與其他小黨就會說憲法有問題
: 縣市與立委選區重劃的議題,假設一個緊密結合的市被不當分為ABC三區
: 當ABC三區,都是民進黨的人,民進黨就會說不需要合併,因為這樣位置比較多
: 國民黨與其他小黨的人就會說:這個市早該合併了,因為他們本來就沒位置也不賠
: 當ABC三區,都是國民黨的人,國民黨就會說不需要合併,因為這樣位置比較多
: 民進黨與其他小黨的人就會說:這個市早該合併了,因為他們本來就沒位置也不賠
: 這個設計會造成只有一個方法能修改憲法:佔優勢的黨要主動放棄好處,
: 把大量利益讓給劣勢的在野黨
: 由於現在民進黨與國民黨都「過於擁擠」
: 政治實然上幾乎不可能會發生這種事
: 所以台灣等於是在設計不好,還需要改革的狀況下
: 就把建築結構過早、過分的安定下來
: 這和2000年代台灣還是處於黃金時期,對自己過度自信也有關係
作者: kutkin ( )   2020-09-20 12:48:00
這樣就都比空氣票就好范雲這種咖也能當立委
作者: shadow0326 (非議)   2020-09-20 12:49:00
大部分國家都這樣
作者: tpkgo (人是鐵,飯是鋼)   2020-09-20 12:50:00
立委代表地方民意 全國議題不用考慮地方民意? 你也真好笑
作者: afacebook (gg)   2020-09-20 12:50:00
應該全部改不分區地方議題交給議員
作者: banana1 (香蕉一號)   2020-09-20 12:50:00
因為每個地方的需求跟利益不一樣
作者: aeug2005 (aeug2005)   2020-09-20 12:51:00
民主進步青年側翼連線黨
作者: axe0919 (scottaxe)   2020-09-20 12:51:00
昌粉總是想因人設事 反而不叫人務實一點 可黏
作者: wawaking1 (貓咪屁股)   2020-09-20 12:52:00
公三小?國會議員就是為了自己的地方利益在發聲
作者: chunfo (龘龘龘)   2020-09-20 12:52:00
還真不用考慮民意 表決只看黨意 沒出席代投票也沒問題
作者: joe6304105 (老衲)   2020-09-20 12:52:00
你是不是忘記黃國昌選不分區還是甲賽了
作者: stun991 (無我渡蒼生)   2020-09-20 12:53:00
有種東西叫不分區,公民課你在幹嘛
作者: wawaking1 (貓咪屁股)   2020-09-20 12:54:00
不分區才是要考慮議員的專業性
作者: dive6 (瞇瞇眼骷髏頭叩叩馬)   2020-09-20 12:55:00
如果全部由全國人民來決定,每個台灣人需要清楚的了解大概四百個候選人才能選出正確的113席。
作者: Getbackers (逆轉思考全壘打!!)   2020-09-20 12:56:00
樓上說的,我都有在內文提出說明了
作者: dive6 (瞇瞇眼骷髏頭叩叩馬)   2020-09-20 12:56:00
所以有不分區跟政黨票讓部分解決這個問題了
作者: markhbad54 (BA)   2020-09-20 12:57:00
單選區、小選區就是國、民兩大黨玩出來的,徹底擠掉選區內第三名的小黨
作者: dodomilk (豆豆奶)   2020-09-20 12:58:00
我的想法跟你完全相同,不過能接受的人似乎不多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20-09-20 12:59:00
既得利益者藍綠兩大黨,不會去修改對他們有利的選舉制度。
作者: dodomilk (豆豆奶)   2020-09-20 12:59:00
而且我覺得各委員會應該要分開來選,不是混在一起大雜燴先選出委員再讓他們抽籤進想進的委員會真的很怪
作者: markhbad54 (BA)   2020-09-20 13:00:00
在競爭激烈的單選區,選出來的立委可能只代表34%民意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20-09-20 13:00:00
區域立委大概只有花蓮王能夠力拼藍綠候選人而能當選。縣市長大概只有柯文哲能夠力拼藍綠候選人而能當選。我前面寫的文章,有提到兩輪選舉制:www.ptt.cc/bbs/Gossiping/M.1600386786.A.7E5.html雖然多花錢及多花一點時間,但這才是適合台灣的選舉制度,避免一直由藍綠兩黨輪流執政。 主要的問題是台灣選民的投票思維跟不上選舉制度的改變。投票率最高的老年人,幾乎就只會投藍綠兩大黨而已。第三勢力就是直接被棄保或註定選不上。也導致真正看清台灣選舉制度問題的人,真要從政選舉的話,不加入國民黨或民進黨的話,幾乎選不上(指區域立委或縣市長選舉)。END
作者: scott123321 (打倒萬惡共匪)   2020-09-20 13:06:00
美國也是這樣搞的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20-09-20 13:07:00
不是說美國這樣子,我們就要跟著美國。全世界的總統制只有美國最成功,但台灣總統幾乎有權無責更離譜。
作者: rwhung (畫一隻雞)   2020-09-20 13:23:00
不分區,政黨要那樣決定順位要怪誰?如果依專業來投,誰來決定那些專業能選那些不能選,這樣反而更麻煩且爭議大,所以由政黨/區域 決定比較容易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20-09-20 13:27:00
時力就這樣子排黃國昌沒辦法,要黃國昌到立法院的話,現在叫邱顯智辭掉立委,黃國昌就遞補上來了。
作者: rwhung (畫一隻雞)   2020-09-20 13:28:00
單一選區怎麼形成的,可以回顧之前的歷史
作者: Heptagram (我)   2020-09-20 13:29:00
那就是不分區人數太少啊
作者: rwhung (畫一隻雞)   2020-09-20 13:31:00
印象中全世界民主國家,都有 由區域選出的地方議員(同台
作者: Getbackers (逆轉思考全壘打!!)   2020-09-20 13:31:00
怕麻煩和容易決定不代表正確;不然單一選區超簡單又容易決定難道是對的嗎?
作者: rwhung (畫一隻雞)   2020-09-20 13:32:00
灣立委)。台灣立委要把自己搞成大議員也是選民的投票所致數學組2名,歷史組2名… 這樣投要吵到何年何用?你自己講看看,有那些國家是用專業來投!?
作者: Getbackers (逆轉思考全壘打!!)   2020-09-20 13:37:00
當然區域立委還是有存在必要,但一縣市一位,約國會20%左右就好。畢竟立法院的議題,實在太全面性、專業性,不太可能只用區域觀點來思考。
作者: cttw19 (Ian Lee)   2020-09-20 13:46:00
怎麼會沒有關係 那代表你對政治的理解有問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