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andiato (當局者迷迷迷)》之銘言:
: 大家好我文組
: 蜘蛛人2
: 那個只有四隻爪的八爪博士
: 製作了那個好像是核融合的科技
: 但好像只作出一個小太陽
: 有超大引力會吸鐵製品
: 但蜘蛛人還是能在旁邊安然地跟博士聊天
: 扯遠了
: 核融合科技據信是很環保的發電方式
: 現在的科技還少點了哪一些
: 才發展不出來?
: 有沒有八卦?
:
斯斯有兩種,目前創造核融合的方法也有兩種: 「慣性約束核融合(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與「磁性約束核融合」(Magnetimc Confinement Fusion)。
所謂慣性約束核融合,就是用銣玻璃 (Neodymium Glass)製成的固態雷射儀,將其
發出的雷射光集中照射到一顆體積約別針頭大小、重量約10mg、富含氫元素(氫彈
的主成分:氘化鋰(Lithium Deuteride))的小球。
過程中,小球的表面會開始燃燒、汽化然後坍縮。此時球心溫度會到數百萬,使
氫原子轉變成氦原子。當溫度與壓力都達到勞遜判據(Lawson's Criterion)時,
才能啟動核融合過程。
如果以上聽不太懂,打個比方,就是要在實驗室裡做個太陽出來。
這樣一個方式的困難處在於要如何以絕對平均的方式點燃這個小球(好比你手壓
一個氣球的某處,裡頭的空氣卻會跑到另一處,像極了愛情。)
美國的國家核融合反應爐(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 NIF),即屬此類。
它由192部雷射儀組成,輸出700萬兆瓦的能量。就慣性約束核融合而言,本身就
具有軍事價值,因為它可以模擬氫彈爆炸,這意味著可以做成新的核子武器,不像
傳統的鈾或鈽原子彈那樣就可以啟動核融合過程,恐怖感↑ エロ感↓。
至於磁性約束核融合,就是將高溫高壓的氫電漿(等離子體)約束在巨大的磁場內,
使其發生核融合。這種反應爐的外型長的有點像甜甜圈,內部有氫氣環繞、外部
則有通電的電磁鐵形成磁場,將氫電漿關在裡頭。待電流導入甜甜圈內部,便可以
用來加熱氫氣到超高溫。
如果這方法成功,便可以做為商用核融合反應爐的參考。目前最先進的是
「國際熱核實驗反應爐計畫」(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 Reactor,
ITER),預計產出五億瓦的電力並維持500秒。
好啦,大家可能覺得這搞毛啊!500秒能幹嘛?倒不如用愛發電。其實,在這計畫之前的
紀錄是產出一千六百萬瓦、維持一秒鐘。
ps.好啦,或許你心中會覺得這兩者跟『在塞納河畔哭泣』與『在濁水溪旁哭夭』
有差嗎?放心啦,君不見最初費米的核反應堆所產生的動力只能點亮一顆燈泡,
幾天之後,也才可以點亮四盞家用的燈泡。
同樣地,這種方式的困難處在於磁性約束機器體的磁場有南北兩極,要將氣體平均地
壓縮成一個球體非常困難。只要過程中,熱氣溢出磁瓶並接觸到反應爐內壁,便會讓
核融合過程中斷。
不管是慣性約束或是磁性約束,都在這個「如何對氫燃料平均壓縮」的問題上卡關。
畢竟,這不像太陽這樣的恆星,重力會將氫壓縮成非常完美的球體,目前核融合科技樹
就只差這個沒點開。
這也是為何早在五十年前,科學家們就就已經將核融合過程描繪出來,但是後續的進步
是如此緩慢的原因。
法國物理學家皮耶爾(Pierre-Gilles de Gennes,199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曾說:
「我們可以將太陽(太陽本身就一個核融合反應)放進盒子裡,但要如何製造出
這個盒子卻不得而知!」
不過,對於這個問題,如果科學家們去台灣隨便捉個人問,他會得到這個答案
「是有多難做?我敢說那絕對比解決酒駕問題還簡單!」
正所謂:「開車無難事,只怕有新人」。
Reference
1.wiki
2.不可能的物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