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hal ( )
2020-09-21 01:29:33加強都更
其實就是打房
價格是由供需決定的
所以如果政府鼓勵建房
其實就是增加供給
供給一增加
價格就會跌
但是住宅跟一般品不太一樣
需要一個過程
有點像稻草在駱駝身上一樣
房價可能一時會撐住
但過了臨界點就會跌了
所以什麼囤房稅反而才是扼制房價下跌
因為這是在減少供給
要打房就是要增加供給
讓建商互打
而且這根本看似有利建商
其實是在偷打建商
另外危老改建 增加供給去打房
其實對台灣也是好的
要打房就是讓台灣建案有二千萬棟
到時建商只會搶著賣 少賠為賺
作者:
chal ( )
2020-09-21 01:37:00少些情緒 多些實證與理論 少為黑而黑 理性討論
作者:
abeef (E.T.C.)
2020-09-21 01:37:00所以菜母豬其實要把經濟火車頭給砸了?
台灣的房市不是純自住,所以要使用供需理論時,不能以人口數來算需求,這會低估需求數!
作者:
takase (............)
2020-09-21 01:40:00哪國的房市是純自住的?論貪全世界都一樣啦....
其次,土地有限,能蓋住宅的土地更有限,在考慮到生活
作者:
ch333 (333頻道)
2020-09-21 01:41:00真假 怎麼聽起來怪怪的
機能,有蓋的價值的土地就更有限,因此供給不可能一直
不用那麼麻煩啦!就學醫材政策一定訂個PR60當上限就好啦!
作者:
takase (............)
2020-09-21 01:42:00美國之前一堆玩Airbnb的房東,遇上疫情現在沒收入付房貸
作者:
radiodept (大學是要讀幾年?真廢物)
2020-09-21 01:43:00相信黨
作者:
Husky168 (噗滋哈寶寶)
2020-09-21 01:44:00原PO講的是真的,供給多 價格低,現在大家都在拼誰錢多
台灣的鋼筋水泥建材現在有限價無限量供貨?泥做水電併
房子不是想蓋幾層就可以蓋幾層的,都更不是萬靈丹!!
作者:
Husky168 (噗滋哈寶寶)
2020-09-21 01:45:00因為台北沒地建房子了,又都更超慢,每年可賣出的超少
作者: eecoolty (下禮拜就退休的夢..碎了) 2020-09-21 01:47:00
不用幾千萬戶 都更搞起來 增加五十萬戶新屋 就夠瞧了
作者:
ch333 (333頻道)
2020-09-21 01:47:00原來原po模型是建商會無限蓋房 難怪聽起來就很怪
作者: eecoolty (下禮拜就退休的夢..碎了) 2020-09-21 01:48:00
台北房價那麼高 不就是因為新屋供給量少得可憐嗎
台灣兩億棟,火星人來台簽署貿易協定,地球資源不足。
還有台灣目前房屋總數約850萬,所以別拿二億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數字來論述。一看就知道沒底子
二億棟 笑噴 這個假設太爛了 #相信黨你不知道持有成本0喔? 唉呦 這又講出沒底子的幹畫了XD你以為建商是拿現金來蓋房子嗎? 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
ch333 (333頻道)
2020-09-21 01:53:00我哪裡反英了 你自己模型亂設 還亂貼別人標籤 這樣好嗎
用借來的錢去蓋房子,拿部分蓋好的房子去抵債。總括來看,建築成本還真的是很低。
作者:
aa1727 (幫我加油好嗎)
2020-09-21 02:03:00你的假設完全沒有邏輯
笑話,你用走的也能從屏東車站走到台北車站啊!走一步所拉近的距離對比兩個車站現在的距離,有跟沒有
作者:
ch333 (333頻道)
2020-09-21 02:05:00所以是你大學經濟學老師教你設一的達不到模型 是吧
一樣,你不考慮目前房屋總數與臨界點的差距,怎能知道都更能幫到多少。那你的經濟學有教你算出,臨界點的房屋數量沒??你的邏輯根本不通,所以結論也是有問題。列出算式啊? 沒算式哪知道你是不是胡亂算的?列出你的基本假設啊,這些都沒有給個數字,誰不會!我想知道的是,你的邏輯有多爛~~~你的根本不是一般正常的經濟學。被挑戰後 就只會跳針別人反對經濟學...笑死人只要持有成本是0,把閒置資源投入有限的土地取得。穩賺不賠,等囊括大部分土地之後,價格就隨我開了。經濟學中"稀缺性"就是在討論供給有限需求無限的情形。你的兩千萬戶也不符合真實啊!!!經濟學是一門探討在資源稀缺的情況下滿足生活要求而衍生的人類行為的科學。然後你的供需理論卻假設供給可以趨近無限。這才是違反真實吧!!房子可以輕易地蓋到101樓?? 別說笑了!!!
好了啦 不要反串了 總經先去拿出來看好嗎?然後房子不是想往上蓋幾樓都可以
加強都更是好政策沒錯! 但是"加強都更就是打房"這種話是沒有邏輯的人或是別有二心的人才講出來的話。你有本事叫建商把新屋當社會住宅賣再說!! 基本邏輯而已然後考慮到土地的稀缺性,要抑制房價光是提高供給效果有限。問題是你房子要蓋在"地上"!還有別又扯到醫材與自由市場東扯西扯 不會比較厲害。問題是 加強都更是解決危老建築的政策 不是讓房價下跌的政策。最好社子島可以蓋到101啦 不要一直逃避土地土地就是問題的根本,逃避根本就不可能解決問題!!而且我提到的土地問題還只是總量有限一項而已,實際上還有人文的地理位置,自然的地質條件等一堆問題。
作者:
ch333 (333頻道)
2020-09-21 02:48:00101那麼厲害 問題來了101有多少住戶呢?
不要再提你的經濟學,因為你的經濟學已經被當了!!!還想用經濟學教育別人!!! 真是笑死人
你的前提是房市沒有需求,建商手上有過多房子脫產,但是現在持有成本過低,建商擺著也沒有損失,你看一堆房東寧可空著也不降租就知道的。現實就是房屋持有者寧可空著也不願意降價打破行情,因為對他們而言房屋不是拿來住的而是一種資產,所以就算房子有兩億戶,這兩億戶也是空著絕不會願意降價賣我朋友就有建商的小開,他說蓋房子根本不需要本金,九成貸款是銀行怕他們沒辦法還錢,這樣還相信政府會讓泡沫破掉?先擔心你的退休金會不會被拿去填洞吧 XD
作者:
ch333 (333頻道)
2020-09-21 03:00:00要住101是不是要比一般住宅便宜 才能證明打房效果呢
還在扯臨界值... 對了 日本的房屋持有成本不低喔!!持有成本高,不正是你這篇反對的"屯房稅"
日本的泡沫破裂的起因並不是因為房屋過多,主因是碰到美國制裁日本的半導體產業,一環影響一環就爆了,所以你想期待泡泡破掉不是沒有機會,但是需要外力的介入
建商如果互相合作聯合壟斷呢?我的兢爭對手如果賣的比我便宜,我可以買來賣趁機寡占
作者:
xiemh420 (無情者傷人命)
2020-09-21 03:04:00都更叫打房???? #相信黨啦
簡單講若房市崩盤代表國內資金鏈斷裂,甚至銀行倒閉,我認識的人裡只有一無所有的人才會期待這種事情發生
"房子三倍 人口限制移入"你的先決條件 就有一半不存在簡單的邏輯告訴你 假設錯誤,後面就別看了~~~你的打房?? 你OX的只是反對"屯房稅"吧~~~
作者:
ch333 (333頻道)
2020-09-21 03:13:00快教建商如何蓋101還能讓住戶買到比一般住宅優惠的屋子
講一下折舊,這根本也不是問題,只要地段均價上漲超過1%就是賺,而炒房也正是建商最會的,子公司賣給子公司轉個幾手房價就翻好幾倍了,我還沒有考慮旁邊新
你的組合拳 也都具有提升土地價格的效果土地漲了 房價怎跌?
作者:
AmigoSin (JohnWall)
2020-09-21 03:18:00你的經濟學誰教的?供給增加但市場壟斷有屁用?持有房產幾乎0成本他們為啥要急著賣,搞不好還加價賣
還基本面勒!!又扯一個看起來好像很專業的名詞出來~~
作者:
AmigoSin (JohnWall)
2020-09-21 03:23:00你知道建商蓋完建案後,帳面資產又多了幾十億,拿這些新蓋的資產當擔保,再貸款蓋新建案順便還少少的利息。
作者:
AmigoSin (JohnWall)
2020-09-21 03:25:00只要蓋完的幾年中有賣出一戶就足夠支付所有貸款利息
我跟你談的是建商心態,跟仲介商無關,事實就是現在的建商不怕建案賣不出去,寧可被銀行收回拍賣也不會賤價賣;因為銀行會希望拍賣的資產夠值錢來抵押欠債,反而更不會願意降價。銀行建商之間的利益牽扯已經太高,不斷開這個連結注定無解,應對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從來沒聽過蓋更多房讓這個牽扯更深的說法
中華民國也才一百多年 考慮10年內的持有成本夠了所以 假設房屋有稀缺性與持有成本幾乎為0 台灣是成立的
供給增加為什麼會漲?因為搶工,搶料,國際鋼材,水泥價格,工資,技術人才,我有時分不清楚無知跟反串
價格由"不急著成交的一方決定",我不缺錢自然不會降價我缺房子在貴也只能吞下去 這才是現實
或你會說,你的論述有七個前提八個假設九個不變常數十個不確定變因,在上述條件下,蔡英文這是好政策。
最簡單的一點,要有供給必定就有買賣吧,不管今天誰賣房,如果賣一間賠一間的話誰要賣?不如放著等都更或附近的新建設~要讓他們願意釋出這些房就需要提高持有成本,這就是囤房稅的概念,而且稅率也沒有說要讓建商倒閉,而是設定在讓他們願意以合理的價格出售;至於會不會讓建商不再願意蓋房子的問題不必擔心,建商若沒有新建案就只剩脫手手上房產這一個途徑可以還貸款,不會有人這麼做的,所以儘管賺的沒較少仍然會繼續貸新款去蓋新房,建商就是一台永動機除非資金斷裂才會停止
作者:
laybear (璇羽之詩)
2020-09-21 03:52:00無限加蓋 先去看建築法規好嗎 全都蓋101等級的住宅這種蠢話敢拿出來戰 外行人如我也是醉了 住宅無限蓋勒你以為在玩模擬城市喔
好啦我要睡了,我相信你是認真想辦法要解決居住正義,只是沒法說服我~退一萬步講我思考的是讓下一代買得起房子而不是幾十、100年後,就這樣啦 掰
作者: zbar411387 (螃蟹) 2020-09-21 04:02:00
看的頭痛
作者: polouucc 2020-09-21 04:11:00
真是個白癡
作者: wirecut 2020-09-21 04:12:00
再揹一次30年房貸而已 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