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記者署名:孫昌國
北京成功疫情管理和經濟韌性 加劇中美緊張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0.09.22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在緊張的美國大選季節,川普政府頻頻發表更具鷹派色彩的言論。但誰
在11月獲勝並不重要。美中關係緊張已成趨勢,而北京方面成功的疫情管理以及由此帶來的
經濟韌性,只會在未來幾年加劇緊張局勢。
報導表示,中國等東亞國家從良好的新冠疫情管理中獲得增長紅利,同時中國的國際收支保
持韌性,與美國貿易逆差上升形成反差。許多分析師表示,新冠疫情危機將擾亂全球供應鏈
,但早期證據突顯出轉變有多困難。中國一直在擴大出口的市場份額,而不是相反。亞洲是
全球主要的商品生產地,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
報導指出,相對而言,中國和東亞大部分地區經歷了一場不錯的危機。人民幣最近走強表明
,外匯市場開始認識到這一點。但這只是冰山一角。經濟平衡從西方向亞洲的轉移早在新型
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之前就已經開始了。新冠疫情只是加速了這一過程。
首先來看看北京方面對疫情的管理。誠然,新冠疫情始於中國,這一點仍在造成地緣政治影
響。然而,與世界許多其他地區相比,東亞地區的病例和死亡率趨勢都沒那麼嚴重。這得益
於其應對流行病的歷史,也得益於世界領先的技術。但在美國和歐洲繼續努力應對新一波病
例之際,東亞大部分地區的感染水平仍然較低。
更好的流行病管理帶來了更好的經濟成績。48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是唯一公布第二季度國
內生產總值(GDP)高於2019年底的。台灣、越南、韓國和香港緊隨其後。
相比之下,西班牙第二季度的GDP比去年末低20%,印度低25%。在能夠避免實施封鎖的東亞
國家,服務業和建築業受到的損害有限。中國8月份的活動數據顯示,隨著消費者終於重新
參與經濟,復甦範圍正在擴大。這還是在沒有像西方消費者那樣得到政府直接支持的情況下
實現的。這些東亞國家將繼續從良好的新冠疫情管理中獲得增長紅利,即使西方縮減了財政
政策的力度。
推動增長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出口,因為亞洲發現自己在新冠疫情的新時期擁有正確的產品
組合。台灣、韓國和新加坡全都受益於強勁的科技行業。中國的科技出口也很強勁,而且具
有諷刺意味的是,醫療和個人防護設備的出口激增。
反映中國相對實力的最重要指標,或許也是最令人驚訝的指標,是其國際收支的韌性。中國
8月份的進出口數據顯示,在春季下跌後,順差再次上升。在巨大的全球貿易衝擊中,這種
結果引人注目–考慮到其強勁的出口和平穩的進口,就更是非同尋常。
這對外匯市場很重要。事實上,中國國際收支韌性的另一面是美國貿易逆差的上升。如果剔
除石油,美國的貿易逆差接近歷史新高,而且近年來一直在顯著增加。最近幾個月,美元對
亞洲各國貨幣的匯率一直在走弱。預計這種情況將會繼續下去。
當然,中國的優異表現是有代價的,其中大部分是地緣政治的。一段時間以來,美中緊張關
係不斷加劇,而新冠疫情危機期間在增長和國際收支趨勢上的相對轉變可能會進一步加劇緊
張關係。
就近期而言,北京方面離兌現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承諾差得很遠。截至8月,中國
的採購量還不到其承諾的2020年採購量的40%。儘管中國大豆進口總量激增,但今年從美國
的大豆進口一直在放緩–這是該貿易協議中較突出的內容之一。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季節性的
,但年底前要做的還有很多。
較長期來說,自川普就任總統以來,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增長了近25%,按年化計算超過3
000億美元。儘管一直在談論要「贏」中國,但本屆美國政府在遏制多年來貿易逆差不斷上
升的趨勢方面沒多少功績。這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中時 孫昌國)
新聞連結:https://ctee.com.tw/news/global/339715.html
備註:
美國7月時貿易逆差擴大,至2008年以來最高,進口增幅創紀錄。
難怪對岸網民都叫川普為川建國,我看關島那個也是中共做球給川普的吧,幫助他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