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nnominate (innominate)》之銘言:
: 解決房地產的最有效方法
: 1.持有成本
: 2.利率
我以前也覺得這兩個是解決房價的最有效方法
但自從有一天我被雷打中之後(其實就是剛剛),我突然想通了
這兩個工具根本不會解決房價問題,不會讓你比較容易買房子
因為
讓我們複習一下定義
資產價格 = 此資產在未來所有收益的現金流總和 (再折現)
假設現在資產價格
房子 2000萬 = 這個房子在當地所有未來收租收入 2200 萬 - 未來總持有成本 200萬
= 你把房子買下來,總共花費 2200 萬
提高持有成本後,房價下跌了
房子 1800萬 = 這個房子在當地所有未來收租收入 2200 萬 - 未來總持有成本 400萬
= 你把房子買下來,總共還是得花費 2200 萬
懂嗎
用提高持有成本來殺房價,根本是左手換右手
完全不會讓你比較好買房
只是降低現在的總價
但下跌的價格,你之後照樣要付
由於資產估值,是「現金流貼現模型」,你要付的仍然一毛不少
因為一般人的直覺不知道資產是怎麼估價的,以為都是亂喊的
才會直覺誤以爲提高持有成本,總價下來,就會比較好買
這完全是在金錢遊戲裡迷失
真正要降房價,還是供給和需求
爆量的大供給就會大降價
再來就是相對剝奪感的問題
你若想要「相對」其他人容易買房
這個問題,本質上其實是台灣全島的生產力(賺錢能力)競賽遊戲
大家都很容易買房 = 大家的賺錢能力都差不多 (以前台灣淹腳目經濟奇蹟的時代)
只有某些人很容易買房 = 只有某些人的賺錢能力遠超出其他人 (現在這個時代)
就這樣了,沒了........
沒想到連持有成本都是假議題,真是滿令我驚訝的
總結一下,你想要讓大家容易買房,只有兩條路
(1) 想辦法製造超量供給
其實坦白說,大家嫌貴的是某些心儀的市中心房子
也就是
(1-1) 你要督導政府在精華區拼命蓋幾千戶的大樓,而不是在淡水這種郊區蓋
或者把問題等價轉換為
(1-2) 提升郊區的生活機能與品質,達到服務接近市中心的水準
= 郊區房能夠加入市區房的供給競爭
第(2)條路
在台灣全島的生產力遊戲裡勝出,自我投資自我提升,投入高收入行業,擠進前5%人
沒了,就這樣
房價不可能用打的........
打房價只是左手換右手的遊戲
房價下跌 = 下跌的價格你之後照樣會付回來
學好財務思維真的對人生滿有幫助的
恍然大悟
google:現金流量貼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