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公費LDCT揪肺癌 優先納入老菸槍

作者: soulof5566 (56魂)   2020-10-10 21:47:28
以下內容節錄自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教授
https://gvlf.gvm.com.tw/article.html?id=74776
醫學界的不良示範
發文時間: 2020/09/22
文 / 黃達夫. 台北
足見,「癌症篩檢」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課題,在歐美,在執行針對「老菸槍」所做的肺癌
篩檢臨床試驗前,先是,經過許多有關肺癌的研究,而發現菸害與肺癌的關聯性極高,因
此,將篩檢的對象鎖定在「老菸槍」,而且,在肺癌篩檢臨床試驗收案完成後,追蹤了7
年,再經過兩年的研議,才認可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做為肺癌篩檢的工具。這個政策的決
定,不但,經過無數專家意見的表達,前後還花了約十年時間。
個人從事癌症醫療工作已超過50年,在台灣照顧台灣的癌症病人也進入第31年了。我當然
瞭解,也關心肺癌對人類的威脅。因此,我非常期待並鼓勵台灣肺癌的本土研究,也很高
興,在衛福部的資助、台大前校長楊泮池的領導以及台灣肺癌醫學會的參與下,終於,有
一個本土肺癌篩檢的研究。
該研究針對55歲到75歲沒有吸菸史,但有家族史、或有肺結核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族群進
行篩檢,根據其中期的報告(尚未正式發表),其肺癌診斷率為2.34%,遠高於美國老菸
槍肺癌篩檢臨床試驗(NLST trial)的0.64 %。然而,這個來自台灣的研究,只能算是對
台灣肺癌特性的初步觀察。至於,台灣非吸菸者罹患肺癌的比率真的這麼高嗎?是什麼原
因造成的?還需要更進一步的探討!此外,還有很多本土肺癌的課題,如空污、基因等,
值得進一步研究。顯然,台灣肺癌還有很多未知數。
所以,我對於近年,台灣最高學府居然容許一些教授,只是根據一篇肺癌篩檢的研究,對
於誰是台灣肺癌的高危險群尚不確定,又沒有進一步做對照組臨床試驗,在完全缺乏驗證
過的科學證據的情況下,基本上憑據少數人的觀察及臆測,就毫無保留地,到處公開發言
,向民眾推銷LDCT肺癌篩檢,鼓勵40歲以上國人都去接受LDCT的作為,深深不以為然!個
人認為,這是違反科學的醫療宣傳行為,對於台灣醫學界而言,是不良的示範。
以下是我的看法
從上述文章可以見得,黃達夫院長是反對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的
院長的個人經驗很值得參考,但是專家意見還是輸給學界共識
要不要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近年來台灣醫界確實爭論不休
但是最近幾年逐漸取得共識,如果是有抽菸史或肺癌家族史
建議每隔幾年就接受一下低劑量電腦斷層
至於危險因子的詳細內容請參照NCCN guideline或問胸腔內外科醫師的意見
近幾年來,因為台灣人開始意識到空氣汙染的可怕
開始有很多人會自費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
也因此篩檢出很多早期的肺癌(第0~1期)
所以台灣現在的肺癌發生率逐年上升,但是死亡率卻是逐年下降
如果是早期的原位癌或微侵犯型肺腺癌(常以毛玻璃狀結節表現)
淋巴結轉移的機率極低,病患僅需做肺部楔狀切除即可"治癒"
復發率趨近於0,5年存活率將近100%
若是到了第二期以後,病患就需要做化學/標靶等等藥物治療
這些藥物治療的醫療成本極高,每個病人都幾十幾百萬地花
復發率極高,5年存活率極低(第四期不到10%)
如果可以的話盡量是在第0~1期就解決這個腫瘤
病患在門診常常問幾個問題
1. 我沒有抽菸,怎麼會得肺癌?
答:有研究亞洲女性很容易長毛玻璃狀肺腺癌(癒後較佳)
可能是基因的影響,就算不抽菸也會長。
2. 毛玻璃狀結節一定是肺癌嗎?
答: 也可能是發炎,淋巴結等等良性變化。
現在學界共識大概是0.8公分以上,且經過一次以上追蹤有長大才需處理
如果0.8公分以下良性的機率較高,不太需要積極處理。
3. 追蹤的時候會不會變第四期?放著不處理會怎麼樣?
答: 毛玻璃狀結節的生長速度很慢,要變到第二期可能需要很多年
只要每半年到一年(甚至兩年)追蹤一次電腦斷層
有變化再處理即可。
國外已有研究,有變化才手術跟一發現就手術兩組
兩組存活率差不多,有變化才手術組卻少切很多良性病變
但是放著不處理的話這個腫瘤隨著時間一樣會變末期
畢竟腫瘤都是從第一期逐漸長到第四期的
4. 我都沒有不舒服
答: 肺癌要有症狀至少第三期起跳(這時候癒後就很不好了)
所以才要強調低劑量電腦斷層的重要性
5. 為什麼X光看不出來?
答: X光要看出來腫瘤至少要1~2公分的實質化腫瘤(癒後較差)
最早期且癒後較好的毛玻璃狀病變X光絕對看不出來
近幾年台灣的胸腔外科醫師開了很多這種早期肺癌
讓病患存活率變長,醫療成本也下降很多
不可否認這之中也是有良性病變的患者或是發生手術併發症
但是台灣總體的肺癌治療共識是逐漸走向早期篩檢,早期切除的方向
建議如果有抽菸史、或者是肺癌家族史都應該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
政府將肺癌的高風險族群納入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是正確的方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