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版上推文已經說了很多重點,
第一、不管是不是公設,坪數上有的,建商都是有蓋的,不是憑空捏造,
第二、如果七樓建物沒停車場,一部電梯一個逃生梯,公設差不多也要9-11%,
如果現在兩部電梯,兩倍逃生梯,少說也衝破20%,跟30%可能只差一個中繼水箱樓層,
更別說大家現在都不喜歡一樓有住人或店面,如果一樓也是公設,那公設比…
第三、有版友表示建商為了衝高公設,蓋了很多沒用的東西,
但是我是想,未來如果我想改一間成為會議室、圖書室或是電影室,
至少我有空間,我改的出來,你連空間都沒有,連想都不用想。
第四、在看實價登錄時,權狀坪數至少比只有室內坪數來的有參考價值,
畢竟你只知道1~50號一坪賣50、70、100萬,你不知道50萬公設9%、70萬17%、100萬30%呀
,
資訊越不透明,被騙的機會是不是越高?
第五、我不知道跟台灣一樣成熟的國家,哪個建築的狀況跟台灣一樣,
所以法規面還是很難做比較的,就是台灣寫的好不好是很難比較的。
比較的意思是可能倒塌比、成災比、傷亡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