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ETToday新聞雲
2.記者署名:
記者林悅/台南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南鐵東移拆遷引發林飛帆炮打黃偉哲 陳永和:在生不救!死後捻香
4.完整新聞內文:
南鐵東移案後續風波不止,民進黨副祕書長林飛帆15日在臉書PO文抨擊,拆遷戶也是台南
市民,台南市長黃偉哲不應該再汙名化拆遷戶,對此黃偉哲回應已用盡一切溝通方法,林
飛帆也是台南市民,他尊重其發言,惟前牛埔里長陳永和認為,林飛帆說法是「在生不救
!死後捻香」。
「地表最強里長」前牛埔里里長陳永和指出:「台灣有一句話說,在生不救!死後捻香!
房子沒了才出來講這些話,有用嗎?我們要的是南鐵地下化為什麼要變更為南鐵東移的真
相!而不是聽你們在那邊講一些543的!」
陳永和說,林飛帆是台南子弟,目前位居民進黨第3號人物,除民進黨主席、秘書長外,
就是他「副秘書長」最有影響力,也是負責政策,但這麼久的抗爭時間裡,林做了什麼?
之前為什麼不出來救?等人家的房子被拆了,現在才跳出來說這種話,有用嗎?他看到這
些說法更生氣。
林飛帆在臉書PO文:
南鐵居民這些年承受莫大的壓力,超乎一般人想像;最近,他們更是活在恐懼之中,擔憂
隨時有人會來拆房子。無論過程為何,今日的結果就是他們犧牲了自己家園,為台南市換
取一條地下化的鐵路。
我一直希望大家能同理受拆遷戶的心情,以及為何他們要一直不惜一切保護自己的家園。
我明白多數市民等待此建設的心情,我自己也是台南人。但我相信大多數市民也會認同,
九年來拆遷戶所面臨的恐懼和焦慮,乃至犧牲他們的家園,這應該要得到最大的同理和尊
敬。
一個城市的領導者,更應該如此,展現最大的同理,善盡一切溝通,思考各種可行的彌補
措施,更重要的,用盡一切力量緩解市民間的對立。
但這幾天,無論是市長的臉書文字,乃至於今日面對聲援學生抗爭脫口說出要學生「不要
忽略9成市民意見,應該去聲援香港」的回應,我認為這些不僅無助對立緩解,更容易加
深市民對拆遷戶的誤解。
過去一年多來,我曾經多次和長期關心南鐵的幾個朋友,包括台南市府內、交通部裡及民
間的朋友,多次討論,並試著提供相關決策單位建議:包括如何弭平雙方的認知差距、平
反居民長期被貼上阻礙城市發展的污名標籤、以及思考更多方案的可能性,諸如對建物記
憶的保存方式、甚至是異地重建的可能。
坦白說,成效並不好。進入體制之後,我很清楚我的角色和這個身份所賦予的責任——在
職務範圍內善盡體制內管道的努力就是我的工作。
但我想懇請黃市長容許我暫時僭越這個職務授權,以一個台南市民的身份向市長建議:我
建議市長,在市政高度上,促成社會對拆遷戶的同理──拆遷戶也是市民,不該被視作敵
人。
南鐵居民,在這九年來的拉扯中,耗盡極大心力,充滿記憶的家園卻還是消逝。對拆遷戶
來說,這是他們最傷痛的時刻。我建議市府善盡一切手段,消弭市民間的對立,平反拆遷
戶遭受的汙名。
此刻真正的重點在弭平受拆遷戶的傷痛,站在市政高度給予他們真正的肯定和尊敬,而非
加深他們人去家毀的傷痛。在行政措施上,我也希望市府能再評估,包括黃家樓梯的保存
、後續安置和平反居民等工作的一切可行方案。
南鐵案至今,許多朋友在體制內外穿針引線,就是希望不要見到強制拆遷的情境。事已至
此,面對拆遷戶的處境,我們所有人都應該展現最大的同理和尊敬,並盡最大努力消弭市
民間的對立和拆遷戶遭受的污名。
黃偉哲15日下午則回應表示,尊重林飛帆的想法,林在中央和在地方接觸到的民眾是不一
樣的,南鐵地下化工程的需地單位及施工單位都是鐵道局,市府在7月以來的2個月間,已
和黃家和陳家溝通很多次,將被拆遷者的訴求及民眾的心聲都轉答給鐵道局,不是市府沒
溝通,地方政府還是以絕大多數的市民意見為依歸,當然林也是台南市民,市府也尊重台
南市民的想法。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1015/1832565.htm
6.備註: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