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edwardsyo (愛德華)》之銘言:
: 英國和法國自古就是仇敵,一直打來打去
: 法國巔峰應該就是太陽王和拿破崙,在歐陸稱王
: 可是阿,英國都建立大英帝國,制霸世界了
: 法國的海外殖民地也不少,非洲法語區超多人
: 英國把世界變成英語世界,法國就沒那麼強
: 為什麼法國沒有像英國一樣,建立稱霸全世界的帝國阿
: 有沒有八卦
法國,德國這兩個歐洲的老牌帝國是歐陸陸權國家,而不是海權國家。
就跟為什麼中國,印度沒有發展成為海權國家的理由差不多,他們的國土很大,而且國土多數位於中低緯度地區,氣候適合生產,因此他們的農業生產力,多樣性都很強大而發展出來豐厚的飲食文化。
但海權國家相對來說就沒有這種福份。
1453年,英法百年戰爭結束,英格蘭失去最後一塊歐陸領土加萊,從征服者威廉開始的英格蘭歐陸夢想從此結束,自此英格蘭將擴張的目標轉回英倫三島。
為什麼英格蘭有國土擴張需要,去過一趟英格蘭就知道,英格蘭首先緯度,土地,不像台灣有著肥沃的生產力,英格蘭本土的農產品非常少,也難以製糖,但英格蘭人生育發展速度又相當快,不得不擴張領土以維持國家營運所需。
戰後約1百年,英格蘭吞併威爾斯,整個英格蘭島南方全面統一,沒有了西出的後顧之憂,英國全力發展海軍,並於荷蘭聯合挑戰當時西班牙的海上霸權,1588年西班牙艦隊遠征不列顛最終全軍覆沒,2萬人戰死,自此情勢逆轉,荷蘭與英國開始向東亞擴張,160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開始英國400多年對印度的政府與統治。
荷蘭東印度公司則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分頭出擊,目標在東南亞的海權與島嶼,1624年,荷蘭人登陸台灣,開始在東南亞與西班牙的海權戰爭。
等到1704年,英國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取得直布羅陀,自此奪取地中海出海口的位置,地中海沿岸國家海權發展完全被鎖死,英國有著地理優勢又有強大的海軍,此時法國才覺醒發現人家都在世界各地到處圈地,於是除了幫助美國獨立以外,法國能大規模進行殖民的地方,只有直接跨國地中海由北非進入非洲。
荷蘭,英國都是類似的情況,國土的生產力不能支持人民的發展與成長,他們不是想要發展海權,而是不得不發展海權,不然會餓死的。
所以西班牙,葡萄牙,英國,荷蘭成為世界圈地圈最滿的幾個國家,然後透過海外支援國內發展,法國只圈到幾個南美洲小島,魁北克加拿大還有許多非洲國家,特別是北非當作殖民地,魁北克地區的法屬加拿大其生產力遠不如南美洲以及美國,而德國圈到的地方又更少。
最終導致法德兩國能停留在歐陸霸權發展的框框裡面發動歐洲戰爭。
生產力改變歷史進程,法國錯過了海權發展的時機點,等到想到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