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 《rdadi (不專業技術員)》 之銘言:
:
: 演化論跟這個內容有相符嗎?
:
: 我沒讀什麼書
: 不過我記得重點金句是
:
: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
: 所以前臂上有第三條動脈的人
: 生存到能有下一代的機率是比較高的?
:
: 少了這一條會增加死亡率?
:
: 還是增加一條動脈比較容易找到另一半?
: 現在的學術內容刊在新聞中
:
: 真的是看的霧煞煞!
:
:
那是因為您少看了一句
「自然變異」
在演化論內
先有「自然變異」這個現象
才有「適者生存」這個過程
所有的變異沒有好與壞之分
因為所有看似好的變異其背後往往都有其代價
而看似糟糕的變異其背後往往也都有其在這個世界上競爭優勢
最有名的例子當屬「鐮刀型貧血症」
該疾病會引起紅血球中的載氧血紅蛋白異常。
在某特定的情況下(通常是缺氧狀況),紅血球會變成堅硬的鐮刀型[1] 。
鐮刀狀紅血球疾病的問題通常會在五到六個月齡時發作。
患者可能會出現多項健康問題,例如突發的疼痛(鐮刀型貧血危機,sickle-cell crisis)
、貧血、細菌感染與中風[2]。
當患者年紀稍長之後可能會出現慢性疼痛。
在已開發國家中的患者平均壽命為40到60歲[1]。
===
雖然有那麼多的缺點
但是由於其帶因者對於瘧疾的天生抵抗能力
導致該疾病的帶因者在瘧疾肆虐的地區有其生存上的優勢
所以此疾病的帶因者反而成為瘧疾肆虐地區的天選之子
也因此
非洲中西部、印度、巴西這些瘧疾盛行的地方,往往都是該疾病的盛行地區。
===
所以,這也是達爾文提出他的學說後感到最痛苦的地方
如果真的有上帝,那麼上帝並不愛人
所有被淘汰的物種並不是他們犯了什麼錯
而是因為環境的變化導致他們不適合這個環境了
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物種沒有所謂的進化與否
只有適合與否
我們人類能活到現在
並不是我們比恐龍強
只是剛好我們活在一個比較好的環境
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