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豬雜碎 陳保基籲貨號管理
聯合報
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政府將開放萊豬全豬進口,農委會不斷對外宣稱萊劑美豬進口量少,但忽略我國從美國一
年進口一點九萬公噸豬雜碎。立法院昨進行相關萊豬公聽會,不少人都針對進口豬雜碎表
示意見,要求豬雜碎的進口追蹤追溯,應更謹慎。
口湖養豬合作社經理洪健鈞說,過去進口美牛有先定義牛內臟的範圍,美豬以現階段號列
來說,豬雜碎有分可食與不可食,但哪些該管哪些不用管,衛福布食藥署界定不清,貿易
商用一個豬雜碎名義就可進口,追根究柢應先作豬雜碎定義,就可增列貨號進口。
農委會前主委陳保基也建議萊豬雜碎制定相關貨號,便於管理,追蹤系統要非常完整;只
限校園午餐限用國產豬沒什麼用,像大學生滷味吃很多,應告知他們風險在哪裡。
陳保基一上台就點出進口量盲點。陳保基說,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在美豬進口量報告中,僅
四萬多噸豬肉,卻省略每年一點九萬噸的豬雜碎。他表示,當年台灣加入GATT時,所
付出的進口豬雜碎頭期款,曾有兩櫃進口豬雜碎被貼了「eneatable」(不給人吃),當
下直接退運,這次開放美豬若未完成查廠,恐讓國人健康付出巨大代價。
陳保基說,根據進口牛肉檢疫及查驗管理辦法,明年即將開放卅月齡以上的牛隻、以及含
萊劑的豬雜碎,都需經查廠後才能進口,但至今衛福部與農委會並未完成相關查廠。
農委會前主委林享能說,他曾代表台灣進行WTO談判,當時國人健康放第一位,美國要求
開放上萬公噸豬雜碎,最後談判僅開放五千公噸。衛福部針對美國養豬場、屠宰場有無相
關認定?進口查驗配套應更明確說明「怎麼查」。
https://udn.com/news/story/9750/496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