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研究:吃下塑膠的魚類行為更大膽活躍 生存率降低
聯合報 編譯胡夢瑋/即時報導
澳洲最新研究指出,塑膠微粒能夠改變魚類的行為,吃下塑膠微粒的魚類,牠們傾向於變得
更大膽、活躍,比起其他魚類生存率更低。
每日郵報報導,澳洲詹姆斯庫克大學(James Cook University)研究團隊在澳洲大堡礁水
域捕捉幼魚,並連續四天餵食牠們除了豐年蝦(brine shrimp)以外的塑膠微粒。科學家將
牠們標記後放回海裡觀察其行為,研究塑膠微粒是否對魚類造成影響。
這份發布在皇家學會報告期刊的研究指出,被餵食塑膠微粒的魚類出現更活躍、更大膽且更
冒險的行為。
科學家表示,他們不認為這是因為塑膠對魚類產生有毒影響,而是魚類在吃進塑膠後會更飢
餓,這種「營養需求壓力」促使牠們更傾向於冒險尋找食物,而該冒險行為使牠們更容易被
掠食者吃掉。
澳洲研究指出,吃下塑膠微粒的魚類行為更大膽活躍。路透
該研究領導學者麥考密克(Mark McCormick)表示,魚類行為上的改變及其對生存的影響,
是因魚類吃下塑膠微粒後變得飽足但事實上卻沒有獲得營養。麥考密克說,「牠們的腸子表
示已經飽了,但牠們的大腦卻認為仍需營養」。
https://reurl.cc/7onqjd
魚類在吃進塑膠後會更飢餓,這種「營養需求壓力」促使牠們更傾向於冒險尋找食物,而該
冒險行為使牠們更容易被掠食者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