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YT取代娛樂圈是長期必然的趨勢
最大的差別,在於Youtube是真正自由競爭的市場叢林,而且創作者取得回饋的時間很快
你只要創作的東西觀眾不買單,數字馬上就會掉,你在一天之內就會收到回饋
Google發你錢乾脆利落,每個月都會給你錢,無票期
反觀演藝圈
使用傳統的近親繁殖制
你首先要有夠近的人脈,被製作人挑到,夠拉近他們的圈子
市場反饋是依靠AC尼爾森收視率調查這種看不見摸不著,誤差很大,黑人問號的東西
回饋速度又慢又不直接
一次要投資一季或一整個系列,產品週期長,彈性差
給錢又不乾不脆
還有一種更糟的是政府補助產業鍊
一堆離市場很遠的人用妄想 來決定要取用誰投資誰補助誰
補助金要發下來拖超久,產生龐大的現金流障礙
反觀 Youtuber
供給市場無限大,在鄉村裡任何有才華的路人,不用搞人脈關係,就可以直上
那個競爭強度、市場效率、現金流回饋速度,根本都是壓倒的
傳統演藝圈被YT圈打趴是遲早的事情
這個例子證明好的服務平台,會創造更有效更好的市場
也感謝Google燒錢貢獻世界就是了
※ 引述《james7923 (詹姆士Q)》之銘言:
: 現在是個網紅的時代
: 以前大家都討論當紅的明星話題
: 像是楊丞琳、張韶涵、王心凌、蔡依林、周杰倫....
: 這些藝人也老了,不然就是跑去中國發展
: 目前娛樂圈大家愛討論的公眾人物
: 大多變成了Youtuber或網紅
: 例如愛莉莎莎、聖結石、鍾明軒、Howhow....
: 反而沒啥人討論演藝圈的藝人
: 現在的年輕人,也從以前看電視轉變成看Youtube、ig、抖音
: 在台灣Youtuber的聲量是不是已經遠超於藝人了?
: 而且比起Youtuber,藝人的競爭力似乎也不如以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