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1999年的台灣也太猛了吧

作者: ipojay (ipojay)   2020-11-20 00:24:19
※ 引述《parttime (隱)》之銘言:
: 其實最遺憾的就是,
: 中國起飛階段,臺灣沒有跟到,
: 就如原PO說的,當年臺灣GDP是全中國GDP的一半,
你怎麼不說韓國當年的GDP也是全中國的一半
現在也被中國虐
當年日本的GDP是全中國的n倍
現在被中國超越
14億的人口基數不是假的
: 以前聽強者我朋友說,馬雲都來跪求過臺灣老闆合作,現在還留有當年的名片,
: 當年台灣人在大陸每個都跟皇帝一樣,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 開什麼荒謬條件,對岸都跪著答應,求虐。
: 整個大城鎮走進去到處都是用台商企業命名的商家、道路等等,
: 當然後來,阿扁戒急用忍、太陽花等等的...
你想太多
台灣就是投資中國太多
近十幾年來 台灣對中投資額一直是韓國對中投資額的幾倍
你要知道 韓國人口是台灣的2倍 對中投資還不如台灣
結果是韓國專心發展國內的品牌 技術
台灣專心在中國發展低階組裝工廠
韓企在大部分的領域領先台企
直至今日 中國十大出口商還有幾個台資企業 低階組裝發展的很好
: 中國接下來雙位數經濟起飛階段,臺灣整個在旁邊看戲、空轉、內鬥。
: 臺灣如果有跟到,肯定是以領導的地位帶領全中國起飛,
: 因為當時臺灣在文化、經濟、共同語言等等,優勢真的非常大,你想想臺灣幾千萬人口GDP
: 是中國幾十億人口GDP的一半,每個台灣人都跟鑲金一樣至寶。
: 敢說現在臺灣人均GDP搞不好都能超越澳門,成為世界人均GDP前三名。
香港是一國兩制直接被中國統治
她的經濟表現一直不如同等城市經濟體的新加坡
照理講香港完全參與到中國的成長 人均GDP應該是世界第一
可是被新加坡海放耶!
一個一直貼在中國身邊,一直被中國進進出出的香港
經濟表現還不如遠在東南亞跟中國保持距離的新加坡
: 所以有人說太陽花誤國真不是亂說的。
馬英九誤國才是真
: 當然這都是事後諸葛。
: ※ 引述《codechem (CC)》之銘言:
: : 剛剛看了一個台灣vs中國的影片
: : 發現1999年台灣的GDP
: : 是中國GDP的一半耶!
: : 太扯了吧
: : 有沒有當年台灣為什麼這麼猛的八卦
作者: baan (baan)   2020-11-20 00:25:00
新加坡跟中國保持距離?
作者: A6 (短ID真好)   2020-11-20 00:26:00
新加坡爭人民幣離岸中心 你說保持距離?
作者: Qaaaa (小Qa)   2020-11-20 00:27:00
沒有啊 鄉民認為人口基數的GDP沒有意義
作者: SiFox (疝氣の嚕嚕米)   2020-11-20 00:28:00
推一下!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20-11-20 00:29:00
台灣是產業轉型失敗, 只好怪對中國投資
作者: FMANT (OE)   2020-11-20 00:30:00
不然你說台灣要投資哪 你以為台灣多猛 一塊產屎的島而已
作者: acer4856 (逆行者)   2020-11-20 00:31:00
新加坡產業多元性香港能比嗎?什麼能賺錢的都幹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20-11-20 00:32:00
台灣對中國投資每年帶來大額的順差, 台灣根本不缺資金, 問題從1990年代後期, 所有新創產業幾乎都失敗好嗎?對一個高速成長的經濟體投資太多竟然是壞事, 真的太好笑XD
作者: zxcz1471 (gotohell)   2020-11-20 00:35:00
新加坡地理位置非常好 香港雖然也有某種地利優勢 但沒新加坡位於各大陸的樞紐位置都得經過他
作者: EvoLancer (伊地知幸介)   2020-11-20 00:36:00
香港轉口貿易不行後,只剩下金融業跟炒房而已
作者: sanpf (sanpf)   2020-11-20 00:37:00
呆灣難波萬
作者: ThisisLongID (長哀滴)   2020-11-20 00:40:00
台灣就兩兆雙星失敗之後就被韓國打趴找不到下個振作目標,牽拖投資中國只是政客騙易騙仔用的
作者: EvoLancer (伊地知幸介)   2020-11-20 00:41:00
台灣最近積極轉型就是兩造傷心
作者: parttime (PT)   2020-11-20 00:42:00
第一句就搞不清楚狀況了 都說了還有共同語言的優勢..
作者: aaice (Best of Me)   2020-11-20 00:42:00
不要鎖在中國 立刻中斷ecfa 降低對中貿易
作者: EvoLancer (伊地知幸介)   2020-11-20 00:46:00
80年代新台幣升值,然後各種勞動法規擬訂後,台灣競爭力影響很大。台灣傳產也在沒多久就缺工找外勞了。所以留下的找外勞,跑的就去對岸了。李登輝避免大家都去對岸,於是搞舊南向計畫
作者: zxcz1471 (gotohell)   2020-11-20 00:48:00
還有台灣環保法規變嚴了 一些產業在台灣混不下去 (不想砸大錢往更好的改善排放投資努力 光會想省錢投機) 會往法規不嚴 甚至為了錢可以放棄人民環境問題的極權國家挺
作者: EvoLancer (伊地知幸介)   2020-11-20 00:52:00
台灣經濟奇蹟推手幾乎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本來就容易沉浸在美好成功的時刻。尤其第一代創業者更明險
作者: zxcz1471 (gotohell)   2020-11-20 00:52:00
進也是合情合理 ... 其實跟先進外國企業 也是會為貪小便宜 大量把高汙染產業跑去別國家投資道理一樣 ...
作者: EvoLancer (伊地知幸介)   2020-11-20 00:54:00
這很正常,中小企業金流緊張,對投資不太有耐性心態就是台灣不行跑大陸,大陸不行跑東南亞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20-11-20 01:01:00
笑了 在一個高速成長的經濟體投資是會賺到錢的好嗎?台灣從中國賺到很多錢, 那些錢也在台灣投資了很多新興事業問題是做不起來, 而不是沒有資金
作者: EvoLancer (伊地知幸介)   2020-11-20 01:10:00
不知為何,台灣很多隱形冠軍,但作整合性的產業就作不起來
作者: dearh09 (Deary)   2020-11-20 01:14:00
投資中國讓他們當地製造業技術大增 本來就是有去中國工作都知道事情 扯政客牽拖?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20-11-20 01:17:00
本來就牽拖, 投資是能賺錢, 而且實際也是賺大錢問題是台灣從1990年代中期之後, 賺了錢的轉投資就沒成功過台灣第一波西進的遠東, 回來投資了遠傳, 統一, 投資了一堆成功的服務業, 日月光, 回來投資封測, 華新回來投資一大票電子業但兩千年之後, 第二波西進產業回來投資的幾乎都不太成功鴻海2008年之後的投資都失敗, 宏碁廣達的面板, 仁寶的手機英業達的太陽能
作者: slrmbenz (slrmbenz)   2020-11-20 02:04:00
遠傳叫成功???日月光台灣房地產起家變成西進回來?
作者: strive1129 (strive)   2020-11-20 03:09:00
投資失敗不就是投資中國,然後技術流出嗎?流出之後中國補助一大堆錢,讓中國公司的售價低於世界各國成本價,完全就是不公平貿易,不然你以為猴子怎麼做得出來太陽能、手機面板啊?連前因後果都搞不清楚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0-11-20 04:00: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