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人在質疑學生代表的學歷
但我更想質疑學生代表"存在的必要性"
為什麼課綱的審訂
會需要學生代表的直接參與?
按理講
課綱這種等於企業未來發展計畫的東西
應該需要高度專業的判斷
往廣著說,牽涉到經濟政治文化
往窄著說,至少也該有教育專業
如果真的需要學生意見
與其找來大學生作為12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意見參考
回歸到正在學習的學子立即反饋不是更加重要嗎?
大學生去管大學要學啥
高中生去管高中要學啥
1-9年級生去管1-9年級要學啥
這不是才比較合理的狀態嗎?
說管,也不是真管
而是譬如問卷、訪談以較為科學的模式去普遍整理一個世代孩子
對目前自己上課內容的意見與見解
更重要的是反饋
找個毫無相關專業的大學生去管國小生要學啥
到底有甚麼意義可言?
都畢業十年以上了
他們知道現在國小學生正在學甚麼東西嗎?
更別提
僅僅數個大學生,就能代表所謂學生意見
坦白說
我覺得這種所謂開放學生代表參與
純粹就是一種表面上的假公平
學生代表本身對課綱審定沒有專業性
學生代表的遴選本身也沒有民意基礎存在
學生代表的意見也無法成為之前課綱的成效之反饋
更直白地說
學生代表根本就不具備任何代表性可言
搞來到底是幹嘛的?
鬧劇嗎?